![]()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儿子就吃了一块糖,你至于这样吗?"弟媳王丽红着脸指着我,声音尖锐得像刀子。
我看着她怀里护着的儿子小宝,再看看一旁委屈巴巴的我儿子小明,心里五味杂陈。
"丽丽,就一块糖而已,孩子们一起玩......"我试图缓和气氛。
"一块糖而已?"她打断我的话,"你们家什么都是一块而已!住我们家房子一块而已,用我们家东西一块而已,现在连我儿子的零食都要占便宜!"
我愣住了,没想到她会说得这么难听。小明躲在我身后,小声抽泣着。
王丽指着门口那辆崭新的儿童自行车:"我警告你,以后离我儿子的东西远点!"
那是我昨天刚给小宝买的生日礼物,花了我半个月的工资。
01
三年前,弟弟张伟因为工伤住院,嫂子王丽带着三岁的小宝无依无靠。那时我刚离婚,带着五岁的儿子小明艰难度日,看到弟弟一家的困境,毫不犹豫地把他们接到了我租的两居室里。
"哥,真的太感谢你了。"张伟躺在病床上,眼里含着泪,"要不是你,我们娘儿俩真不知道怎么办。"
王丽在一旁默默流泪,抱着小宝不说话。那时的她看起来那么无助,让人心疼。
我摆摆手:"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伟子你安心养伤,家里的事我来操心。"
那段时间,我白天上班,晚上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给张伟送饭。小明很懂事,从来不添乱,还会哄小宝玩。王丽偶尔也会帮忙做做饭,洗洗衣服,虽然手艺不好,但我能感受到她的努力。
半年后,张伟康复出院,找到了新工作。我以为他们会搬出去,毕竟两室一厅住五个人确实拥挤。
"哥,再让我们住一段时间吧,我想攒点钱再搬。"张伟有些不好意思。
"没问题,房子够大。"我爽快地答应了。
王丽在一旁松了口气,小声说了句:"谢谢大哥。"
那时我觉得,血浓于水,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小明和小宝也处得像亲兄弟一样,经常一起玩耍,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分享零食。我看在眼里,心里暖暖的。
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着。我们建立了默契的生活节奏:我负责买菜和大部分家用开支,王丽负责做饭和照看孩子,张伟负责接送孩子和处理家务。虽然有时也会有小摩擦,但总体来说,这个大家庭还算和谐。
小明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很开心,有了小弟弟作伴,不再像之前那样孤单。每当看到两个孩子嬉笑打闹,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02
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感觉到了变化。
最开始是一些细微的不满。王丽开始抱怨小明太淘气,影响小宝学习;抱怨我买的菜不合她口味;抱怨房间太小,东西太乱。
"大哥,小明这孩子越来越不懂事了。"王丽端着洗好的碗,语气里带着指责,"昨天居然把小宝推倒了,小宝哭了半天。"
我看向小明,他低着头不说话。我轻声问:"明明,为什么推小宝?"
"他抢我的玩具。"小明委屈地说。
"那也不能推人啊。"我教育着儿子,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那个玩具明明是小明的,为什么变成了他的错?
张伟在一旁打圆场:"都是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明明,下次要让着弟弟,你是哥哥嘛。"
我点点头,却注意到王丽脸上闪过的不悦。
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小明吃多了一口菜,王丽会说"这孩子真能吃,像饿死鬼投胎";小明晚睡了一会儿,她会说"这么不自觉,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小明和小宝抢玩具,她总是护着小宝,指责小明霸道。
我试图和她沟通:"丽丽,小明也还是个孩子......"
"我知道他是孩子,但是大哥你也要教育教育他啊。小宝都被他带坏了。"王丽的语气越来越理直气壮。
我发现自己在这个家里的地位变得微妙起来。明明是我的房子,我出的大部分钱,但我却要小心翼翼地说话,生怕惹谁不高兴。
更让我难过的是小明的变化。原本活泼开朗的他变得越来越沉默,眼中的光芒也在一点点暗淡。我知道他感受到了这个家庭中微妙的偏见和不公。
03
转眼就是两年后,张伟的收入已经很稳定,完全有能力租房搬出去了。我几次暗示,他都装作没听懂。
"哥,现在外面房租这么贵,我们再攒攒钱。"张伟总是这样说。
王丽的态度更是理所当然:"大哥不是说房子够大吗?我们住着也不碍事啊。"
不碍事?我苦笑。每个月的房租、水电、煤气、网费都是我出,买菜、买米、买油也主要是我负责。他们偶尔买点零食或者小宝的用品,就仿佛做了天大的贡献。
更让我寒心的是,王丽对小明的态度越来越过分。
那天晚上,小明发烧了,烧到38度5。我抱着他往医院跑,王丽居然在后面喊:"小宝明天还要上学呢,你们别传染给他!"
我当时就想发火,但看到小明难受的样子,只能忍住。
在医院里,小明迷迷糊糊地拉着我的手:"爸爸,小宝阿姨是不是不喜欢我?"
我心如刀割,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一个七岁的孩子,怎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医生说小明是因为压力过大导致的身体虚弱,容易生病。压力?一个七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压力?我心里清楚,是这个家庭环境给他造成了无形的压力。
回到家,我决定和张伟好好谈谈:"伟子,你们是不是该考虑搬出去了?孩子大了,都需要自己的空间。"
张伟愣了一下,然后有些尴尬地笑:"哥,怎么突然说这个?我们住在一起不是挺好的吗?一起分担房租,你压力也小一点。"
分担房租?我几乎想笑出声。从住进来到现在,他们总共给过我不到三千块钱,还美其名曰"分担"。
"我觉得分开住对大家都好。"我坚持自己的想法。
王丽从厨房走出来,脸色不太好看:"大哥,你这是嫌弃我们了?我们又没白住,该出的钱都出了,该做的事也都做了。"
该出的钱都出了?我看着她,想起这两年来自己的付出,忽然觉得很累。
04
就在我犹豫着是否要坚持让他们搬出去的时候,小宝过七岁生日了。
我特意请了半天假,去商场给他挑了一辆他心心念念很久的儿童自行车,红色的,很漂亮,花了我1200块钱。这对于我这个月收入只有4000多的单亲爸爸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我觉得值得。毕竟是弟弟的儿子,也算是我的亲侄子。这两年来,虽然王丽的态度让我不舒服,但小宝是无辜的,他也叫我一声叔叔。
当我把自行车推进门的时候,小宝高兴得跳了起来:"哇!叔叔,这是给我的吗?"
"当然,祝小宝生日快乐!"我笑着摸摸他的头。
小明也很高兴,围着自行车转圈:"小宝,你的自行车好漂亮啊!"
张伟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哥,你太破费了,这车得不少钱吧?"
"不贵,孩子喜欢就行。"我摆摆手,心里很温暖。这就是家人的感觉,为了看到孩子开心的笑容,花多少钱都值得。
王丽也难得地对我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谢谢大哥,小宝,快谢谢叔叔。"
那一刻,我觉得之前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也许是我想多了,也许王丽只是性格直爽一点,没有恶意。
小宝骑着新自行车在客厅里转圈,小明在一旁鼓掌叫好。看着两个孩子开心的样子,我觉得这个家还是很温馨的。
晚上,王丽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菜,还买了生日蛋糕。小宝许愿的时候,我注意到小明眼中的羡慕,心里有些酸涩。小明的生日我们也庆祝过,但没有这么隆重。
"明年小明生日,叔叔也给你买礼物。"我摸摸小明的头。
小明开心地点点头,王丽的表情却有些微妙。
05
然而,这种和谐只维持了一个星期。
那天下午,我下班回家,看到小明正在客厅里写作业,小宝在一边玩玩具。王丽在厨房做饭,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
小宝看到我回来,跑过来抱抱我的腿:"叔叔,你回来啦!"
我摸摸他的头,注意到他嘴角有糖的痕迹:"小宝,吃糖了?"
"嗯!"小宝点点头,"哥哥给我的!"
我看向小明,他正埋头写作业,听到我们的对话抬起头:"小宝想吃,我就给了他一块。"
这时王丽从厨房走出来,看到这个场景,脸色瞬间变了:"小明,你怎么又给小宝吃糖?我不是说过晚饭前不能吃零食吗?"
小明有些委屈:"阿姨,就一块糖......"
"一块糖也不行!"王丽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每次都是你带坏小宝!"
我愣住了,这火气来得莫名其妙:"丽丽,就一块糖,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丽转过身来,眼中满是怒火。她指着我,声音尖锐得刺耳:"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儿子就吃了一块糖,你至于这样吗?"
我彻底蒙了,什么叫"我至于这样"?明明是她在发火啊!
但看着她愤怒的表情,听着她接下来那些刺痛人心的话,我忽然意识到,在她心中,我和小明从来就是外人,是占便宜的人。
小明委屈地躲在我身后,小声抽泣着。王丽指着门口那辆崭新的儿童自行车继续说道:"我警告你,以后离我儿子的东西远点!"
就在这一刻,我的心彻底凉了。那辆自行车,是我花了半个月工资买的,现在却成了我们"占便宜"的证据?
我深深地看了一眼王丽,又看了看那辆自行车,心中的某个东西正在碎裂。小明的抽泣声在我耳边回响,我知道,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我缓缓走向门口,手伸向了那辆红色的儿童自行车......
06
"既然你觉得我们在占便宜,那这辆车我就拿走了。"我平静地说道,推起了那辆红色的自行车。
王丽愣住了,脸上的表情从愤怒转为震惊:"你......你要干什么?"
"这车是我买的,既然你们觉得我占了便宜,我自然要拿回去。"我的声音很平静,但内心却在翻腾。
小宝看到我推车,急得哭了起来:"叔叔,不要拿走我的自行车!"
张伟这时从卧室里出来,看到眼前的场景慌了:"哥,这是怎么了?有话好好说啊。"
"问你媳妇去。"我推着车往门口走,"既然我们处处占便宜,那我就不占了。"
王丽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刚才太激动,说话没过脑子。但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她的自尊心不允许她低头道歉。
"拿走就拿走!"她硬着脖子说,"反正也不是小宝的!"
小宝哭得更厉害了,张伟急得直跺脚:"丽丽,你别说了!哥,你把车放下,我们好好谈谈。"
"没什么好谈的。"我推着车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一眼这个我住了三年的家,"一个月内,你们搬出去。这房子的租期到下个月底,我不会续约了。"
王丽脸色变得煞白:"你......你要赶我们走?"
"不是赶,是分家。"我淡淡地说,"既然互相看不顺眼,何必勉强住在一起。"
说完,我推着自行车出了门。身后传来小宝的哭声、张伟的叹息声,还有王丽压抑的抽泣声。
但我没有回头。
07
那天晚上,我带着小明住进了附近的一家小旅馆。
"爸爸,我们不回家了吗?"小明小声地问。
"我们换个地方住。"我抱着他,心里五味杂陈,"明明,对不起,是爸爸没有保护好你。"
小明摇摇头:"爸爸,我知道小宝阿姨不喜欢我。其实我早就想离开了,但是我怕爸爸伤心。"
听到这话,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七岁的孩子,居然要承担这样的心理负担。
"以后不会了。"我紧紧抱着他,"爸爸会找个新地方,只有我们两个人住。"
第二天,我开始四处找房子。虽然租金会比之前分摊的高一些,但我宁愿自己节省一点,也要给小明一个温暖的家。
三天后,张伟找到了我的公司。
"哥,我们谈谈吧。"他看起来憔悴了不少。
"没什么好谈的。"我头也不抬地工作着。
"丽丽知道错了,她想向你道歉。"张伟诚恳地说,"我们可以搬出去,但是兄弟感情不能断啊。"
我停下手中的笔,看着他:"伟子,你觉得这三年来,我对你们怎么样?"
张伟沉默了一会儿:"哥,你对我们很好,这我一直记着。但是丽丽她......她就是嘴上不饶人,心里没有坏意的。"
"没有坏意?"我苦笑,"她天天在小明面前说那些难听话,一个七岁的孩子问我'小宝阿姨是不是不喜欢我'的时候,你知道我心里有多痛吗?"
张伟愣住了,他显然不知道这些细节。
"我可以原谅她对我的不满,毕竟大家性格不合很正常。但是她不应该把气撒在一个孩子身上。"我的声音有些哽咽,"小明是我的全部,我不能看着他在那样的环境中压抑地长大。"
张伟低下了头:"哥,我......我不知道事情这么严重。"
"现在知道了。"我站起身来,"兄弟感情我不想断,但是我们确实不适合住在一起。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吧,逢年过节走动走动就行了。"
08
一个月后,我和小明搬进了新租的一居室。虽然地方小了一些,但是只有我们父子俩,反而显得温馨。
小明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他重新变得活泼开朗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爸爸,我喜欢我们的新家。"小明趴在小桌子上画画,头也不抬地说。
"为什么?"我问。
"因为这里只有我们,没有人说我不好。"他抬起头,眼睛亮亮的,"而且爸爸也变得开心了。"
我心中一暖,原来孩子什么都知道。
周末的时候,张伟带着小宝来看我们。小宝看到那辆红色的自行车放在客厅里,眼中闪过渴望,但没有说什么。
"小宝,想骑自行车吗?"小明主动问道。
小宝点点头,又摇摇头:"这是叔叔买给我的,但是现在是你们的了。"
我心里一软,蹲下来看着小宝:"小宝,叔叔问你,你觉得小明哥哥是不是好哥哥?"
小宝想了想,点点头:"小明哥哥对我很好,总是把好东西分给我。"
"那你愿意和小明哥哥分享这辆自行车吗?"我问。
小宝开心地点头:"愿意!"
小明也笑了:"小宝,以后你来这里的时候就可以骑了。"
看着两个孩子重新开心地玩在一起,我心里很暖。孩子之间本来就没有那么多恩怨,是大人的偏见和私心把简单的关系复杂化了。
张伟看着这一切,眼中有愧疚也有感激:"哥,谢谢你没有迁怒小宝。"
"小宝是无辜的,他永远是我的侄子。"我说,"但是有些界限该清楚还是要清楚的。"
王丽没有来,张伟说她还在生气,觉得自己被羞辱了。我摇摇头,不想再去想这些。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话和行为负责,包括我自己。我选择离开那个让小明压抑的环境,也算是为了他的成长负责。
如今,我和小明过着简单但快乐的生活。虽然经济上紧张了一些,但心情却轻松了很多。小明的成绩也在慢慢提高,性格越来越开朗。
有时候我想,也许那块糖不是矛盾的起因,而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年的积怨在那一刻彻底爆发,反而让我看清了很多东西。
家人之间的相处也需要界限感和基本的尊重。一味的付出和忍让,如果得不到相应的理解和珍惜,最终只会导致关系的破裂。
现在的我们,各自安好,偶有走动,这样也挺好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