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广岛县一直以牡蛎养殖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而在原本应该是牡蛎丰收季的近期,该县养殖的牡蛎却大量死亡,部分地区牡蛎死亡率甚至高达90%,导致产量大幅下滑,而且这一问题已经蔓延至整个日本濑户内海地区,包括爱媛县、香川县、兵库县等。
![]()
▲日本广岛县牡蛎大量死亡
有牡蛎从业者称往年可收获200公斤以上的剥壳牡蛎,这次却仅约30公斤,且存活的牡蛎大多变成褐色,无法贩卖。
广岛县水产海洋技术中心分析,9月当地表层海水温度平均较往年高出2.4℃,加之降水稀少,导致海水处于长期高水温、高盐分的状态。另外,由于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氮、磷等营养物质减少,导致浮游植物减少,牡蛎所需的饵料不足。牡蛎正常产卵后难以承受这样的环境,最终大规模死亡。
日本水产厅向10个有牡蛎养殖的都道府县进行调查后也发现,高水温、饵料不足与海水溶氧量偏低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牡蛎的自然死亡率约为3到5成,但今年牡蛎死亡率却翻倍。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2023年的统计数据,按去壳后的牡蛎肉产量计算,广岛县以年产16129吨位居全日本第一;其次是冈山县的2568吨,兵库县以2102吨紧随其后。这三个县的总产量占据了全日本总产量的81%,牡蛎大规模死亡,无疑将对整个日本牡蛎市场的供应和价格造成破坏性打击。
由于事态严重,日本农林水产大臣铃木宪和已经于19日前往东广岛市视察。他表示,现场情况“十分严峻”,并承诺将加速查明原因,同时也强调会与地方自治体合作,为遭受牡蛎死亡歉收困扰的牡蛎养殖户提供支持。
广岛县知事汤崎英彦表示,目前的状况已是灾害级别。他强调“说到广岛就想到牡蛎”的品牌价值不能受损,并透露县府正研究为养殖户提供金融支援,并且加快新型养殖技术研究,从而在环境快速变动的时代,为产业找到新的生存方式。
近年来,日本极端天气频发,连续遭遇酷暑和暴雨袭击。2024年,日本春、夏、秋三季均出现打破自有统计以来的高温纪录。由于全球变暖,日本一带已成为全球气温上升最显著的区域之一。有专家认为,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增加,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夏季酷暑或将成为“新常态”,甚至日本的四季可能会变为“两季”。
而日本近海的海水温度也在不断升高。沿日本太平洋一侧自南北上的日本暖流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日本暖流通常经过高知县附近海域和纪伊半岛附近海域,随后向东拐,流向太平洋。但如今,日本暖流在高知附近向南弯曲,之后再次北上,沿千叶县、东北地区近海一路北上,延伸至北海道南部海域。日本东北地区和北海道周边海域的海面温度比往年高5℃以上。通常情况下,海面温度比往年高出2℃就已经属于异常,而如今状况更甚。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实习记者 卿滢
编辑 邓旆光
审核 何先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