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G20的峰会,本来是高市早苗缓和中日关系的大好机会,结果却硬是连续吃了几次闭门羹,自己的后台特朗普不来原本让她缺了一些底气。
而中国的一句“不见”,更是掐灭了日本最后的希望,这一次哪怕高市早苗唱好一出“独角戏”,中日关系恐怕依旧不会有什么改变。
![]()
为什么这次的峰会特朗普和普京都不来?中国为什么不会见日本?
先说特朗普的缺席,这事儿从头到尾都透着股"特朗普式"的任性。早在2025年9月5日,这位美国总统就高调宣布不会出席南非G20峰会,理由是所谓南非"在种族问题上虐待白人",最终决定派副总统万斯代为出席。
![]()
这种把国际会议当国内政治秀场的操作,其实一点都不新鲜。回顾特朗普的外交履历,从退出《巴黎协定》到撕毁伊核协议,单边主义和极限施压一直是他的拿手好戏。
这次拿种族议题说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过是为了迎合美国国内保守派选民,给自己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拉票造势。
毕竟在他眼里,国际多边机制的价值从来都排在国内政治利益之后,只要能捞取政治资本,就算让G20这样的重要平台"星光黯淡"也在所不惜。
相比之下,普京的缺席则充满了无奈的法律制约和地缘博弈的张力。2023年3月17日,国际刑事法院(ICC)以所谓"战争罪"为由对普京发出逮捕令,指控他非法将儿童从乌克兰驱逐到俄罗斯,这意味着ICC的123个成员国都有义务执行逮捕。
![]()
尽管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是ICC成员国,但作为峰会东道主的南非却是成员国之一,这让普京的出行面临实实在在的法律风险。
2025年10月22日,俄方正式宣布普京不会出席峰会,将派出高级别代表参会,这一决定既避免了外交尴尬,也体现了对国际法框架下复杂局势的清醒认知。
更耐人寻味的是,俄罗斯在此前的5月19日已对发出逮捕令的ICC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签发了反制逮捕令,这种"以牙还牙"的举措,进一步凸显了俄罗斯与西方主导的国际司法机构之间的尖锐对立,也让普京的缺席带上了更多地缘政治博弈的色彩。
两位大国领导人的缺席已经让G20的含金量打了折扣,而中国外交部对中日领导人会面的明确拒绝,则成为峰会前最引人关注的外交焦点。
![]()
2025年11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直言"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这种斩钉截铁的表述与以往"暂无消息可发布"的模糊辞令形成鲜明对比,潜台词里的"没必要"比任何外交话术都更有分量。
这一态度绝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日方近期一系列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做出的必然回应。
早在今年5月3日,就发生了日本民用飞机未经允许擅自进入中国钓鱼岛领空的严重事件,中方海警舰艇迅速依法采取管控措施并起飞直升机警告驱离。
![]()
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均在第一时间提出严正交涉,指出日方行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要求其停止挑衅行径。
钓鱼岛事件只是中日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高市早苗政府上台后在涉华议题上的一系列消极举动,尤其是那句“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完全踩踏我国的底线,这才是导致中方关闭对话大门的根本原因。
结合日本近期在半导体出口管制、历史修正主义教育、加强与美国军事同盟等问题上的立场不难看出,日方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始终缺乏应有的诚意和尊重。
![]()
高市早苗原本寄望于借G20峰会舞台,在特朗普缺席、美国支持力度减弱的情况下,通过与中方会面缓和关系,为自己捞取外交政绩,但她显然低估了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外交从来都是相互的,当日本不断在敏感议题上挑战红线,却指望中国单方面释放善意,这种"既要又要"的算盘注定不会得逞。
![]()
从特朗普的"任性退会"到普京的"法律避席",再到中日会面的"明确搁浅",2025年南非G20峰会的开局就充满了变数。这种局面不仅反映了当前国际格局的深刻裂变,也考验着多边机制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
对于东道主南非来说,如何在关键大国缺席的情况下推动峰会达成实质性成果,成为不小的难题;对于全球治理而言,中美俄等主要力量的互动缺失,可能导致气候融资、债务重组、全球公共卫生等重要议题的推进陷入停滞。
而对日本来说,高市早苗的"独角戏"注定难以唱下去,若不及时调整对华政策,正视历史经纬和现实利益,中日关系恐怕还将在低谷中徘徊。
![]()
纵观这场尚未开幕就风波不断的G20峰会,最深刻的启示莫过于:多边机制的有效性终究取决于各国的政治意愿,而外交对话的前提是相互尊重。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或许能逞一时之快,却损害了美国的国际信誉;普京的缺席虽属无奈,却折射出国际秩序的深层矛盾;中国的坚定立场则清晰表明,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空间。
![]()
当峰会的主题"团结"与现实中的分歧形成鲜明对比,国际社会更需要思考: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如何重建互信、凝聚共识,才能让G20这样的多边平台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沦为大国博弈的"秀场"或"空壳"。
南非峰会的最终成果还有待观察,但这些开幕前的波折已经为全球治理的未来敲响了警钟。
参考资料:
外交部:在G20期间,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安排——环球网
![]()
美国拒绝参加G20,南非外长:无论有没有美国,世界都将继续前行——观察者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