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低空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低空交通运输应用场景创新发展,近日,交通运输部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经严格梳理遴选,正式发布23个低空交通运输应用场景典型案例。作为“十五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空经济具有鲜明的新质生产力特征,此次典型案例的发布,为我国低空交通运输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实践遵循,对拉动相关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一、案例分布特征
本次发布的23个典型案例地理分布全面,涵盖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区域,涉及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充分展现了全国范围内低空交通运输应用的蓬勃发展态势。从区域布局来看,华东地区以8个案例占据主导地位(占比34.8%),依托经济发达、交通需求旺盛的优势形成创新集聚效应;华南地区凭借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平台,落地5个案例(占比21.7%),在跨城跨海运输等场景形成特色模式;其他区域则结合山地、库区、沿海等地理特点,实现低空技术精准落地。
在领域分布上,案例呈现三大核心板块均衡发展格局:低空交通运输生产作业类12个(占比52.2%),涵盖公路工程勘测、航道巡查、港口运营等细分场景;低空物流配送类8个(占比34.8%),聚焦生鲜农产品运输、紧急物资配送等民生与经济重点需求;低空应急救援类3个(占比13%),针对性覆盖水上搜救、灾情侦察等关键场景,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应用体系。
二、案例核心特点 (一)技术驱动:以先进技术赋能低空运输升级
23 个案例均以无人机技术为核心支撑,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激光雷达、红外传感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低空交通运输的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在数据采集与处理方面,多个案例采用搭载高分辨率相机、激光雷达的无人机,实现高精度数据采集。如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公路工程勘测,通过无人机生成数字地形模型、数字表面模型等三维道路底图模型,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数据;广西平陆运河工程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扫描,结合 AI 系统自动处理点云数据,实现施工精度的实时监测与调整。
在智能调度与管理方面,山东青岛、广东深圳等地开发无人机物流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物流路径,实现智能调度;河北曹妃甸港集团自主研发无人机巡测一体化智能管控系统,实现堆场电子片图自动更新、违规行为精准检测等功能;深圳地铁集团的无人机轨道列车巡检系统,通过 AI 识别比对分析,实现缺陷智能化检测和风险分级预警。
在设备性能提升方面,案例中应用的无人机涵盖长距离、长航时、大载重等多种类型,适应不同场景需求。如上海海事局的无人直升机抗风等级高达 8 级,最大平飞速度为巡逻艇的 3 倍;陕西华山景区的物流无人机每架每天可往返飞行 25 趟,运输物资 3 吨,展现了低空装备技术的成熟与进步。
(二)需求导向:聚焦痛点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所有案例均紧密围绕交通运输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提供针对性的低空运输解决方案,应用价值突出。
在物流运输领域,针对传统物流 “成本高、时效低、受地形天气影响大” 的问题,案例形成了多样化解决方案。辽宁大连通过无人机运输山地樱桃,打破地形限制,物流效率提升 50% 以上;江苏南京的低空紧急血液运输,平均运输时间较传统方式缩短 60%;山东青岛的海岛物流航线,将运输时间从 40 分钟缩短至 10 分钟,效率提升 70% 以上;海南的跨海峡运输,将原本 5 小时的运输时间缩短至不足 1 小时,有效解决了特殊场景下的物流瓶颈。
在生产作业领域,针对传统交通运输生产作业 “效率低、风险高、覆盖面窄” 的问题,低空技术展现出显著优势。福建东山县的公路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 3—5 倍,隐患发现率提高 90%;海南海事局的集装箱绑扎系固核查,效率提升 80%,减少 500 多人次登轮风险;长江航道局的无人机航道巡查,单次巡查时间从 3 小时缩短至 20 分钟,巡查频次大幅提升。
在应急救援领域,针对传统应急救援 “响应慢、范围窄、难度大” 的问题,低空技术实现了救援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江苏苏州的无人机水上救援,搜寻范围扩大 3 倍,实现半小时到达周围 30 公里水域;四川的公路低空灾情侦察,能快速生成应急勘察报告,为抢险救灾提供决策依据;浙江海事局的 “低空 + 海事” 协同应急体系,在船舶爆燃等险情中实现全点位勘查、全天候监测。
(三)模式创新:多元融合,拓展应用边界
案例在应用模式上不断创新,通过 “低空 +” 与多种运输方式、产业形态的深度融合,拓展了低空交通运输的应用边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模式。
在运输方式融合方面,江西赣州创新 “无人机 + 高铁” 联运模式,实现高山农场农产品 “低空运输 + 冷链车转运 + 高铁快运” 的跨城多式联运;广东深圳搭建以深圳为中心的大湾区低空物流网络,开通跨城跨海航线,形成 “即时响应 + 无人机运输 + 上门送达” 的高效模式;黑龙江哈尔滨构建 “水陆空” 三位一体数字化航道巡查方案,将无人机与传统执法船艇、执法车辆相结合,实现立体监管。
在运营管理模式方面,湖北十堰采用 “邮快合作 + 低空配送” 模式,通过布局低空起降场点、开通物流航线,构建城乡一体化低空物流网络;天津海事局建立 “陆海空天” 污染立体监测体系,将无人机巡航与传统巡逻艇巡查、岸基监控高效协同;深圳地铁集团打造 “检测 — 诊断 — 维修” 闭环管理体系,实现轨道列车巡检的全流程智能化。
在商业运营模式方面,广东深圳的 “空中深中通道” 实现商业化运营,满足市场高时效配送需求;海南的跨海峡物流航线聚焦高附加值货物运输,为自贸港物资流通提供新方式,展现了低空交通运输的商业化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成效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双重提升
所有案例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效益方面,案例普遍实现了运输成本、运营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湖北十堰的低空物流配送,运送邮件件均成本降低 0.28 元;江西赣州的跨城多式联运,运输成本降低约 20%,2025 年上半年创收突破 1900 万元;河北曹妃甸港集团的无人机堆场巡测,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 2250 万元,节省人力成本 70 余万元;深圳地铁集团的无人机轨道巡检,年节约工时 5170 人・时;广西平陆运河工程通过低空技术应用,工期较原计划提前 15 天交付,累计规避返工 21 次。
在社会效益方面,案例有效保障了民生需求、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了安全稳定。江苏南京的低空紧急血液运输,完成近 2000 个架次运输任务,成功保障多起紧急手术用血;辽宁大连的樱桃低空运输,使果农收益同比增长显著;贵州的高速公路路网巡检,路段事故量同比下降 25.8%;浙江海事局通过 “低空 + 海事” 协同应急体系,高效处置船舶爆燃等险情,保障了海上交通安全;四川的低空灾情侦察,为泸定地震、康定泥石流等应急抢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案例创新模式深度解析 (一)低空物流配送模式:多元化场景下的高效运输解决方案
低空物流配送领域的 8 个案例,根据场景需求和运输特点,形成了四种典型模式,为不同场景下的物流运输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1. 山地 / 库区农产品低空运输模式
适用场景:适用于山地、库区等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地区的农产品外运。
核心特征:以无人机为运输工具,打破地形限制,缩短运输时间,减少产品损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典型案例:辽宁大连市探索拓展樱桃山地低空运输路径、湖北十堰市打造山区库区低空物流示范。
实施要点:一是选择合适的无人机机型,满足载重、航程需求;二是与物流企业、电商平台合作,构建 “采摘 — 运输 — 分拣 — 配送” 一体化链条;三是优化起降场点布局,实现 “点对点” 高效运输;四是前置安检环节,减少中间搬运环节,提升物流效率。
成效体现:辽宁大连樱桃运输效率提升 50% 以上,农产品从采摘到签收仅需数小时;湖北十堰运输时效提升 70%,发往竹山县官渡镇的快递量翻倍,有力支撑了乡村振兴。
2. 紧急物资低空运输模式
适用场景:适用于紧急血液、医疗物资、急救药品等对时效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物资运输。
核心特征:构建快速响应的运输通道,采用 “空中直达” 方式,规避地面交通拥堵,确保物资及时送达。
典型案例:江苏南京市构建低空紧急血液运输通道、陕西开展华山景区低空物资配送。
实施要点:一是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整合医院、血站、物流企业等资源;二是规划专用航线,实现 “点对点” 直达运输;三是配备高性能无人机,保障运输时效和物资安全;四是建立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快速调度、即时起飞。
成效体现:南京低空血液运输平均时间较传统方式缩短 60%,15 分钟即可完成跨区配送;华山景区急救药品运输时间从 6—7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大幅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3. 跨城 / 跨海 / 海岛低空联运模式
适用场景:适用于跨城、跨海、海岛等长距离、特殊地理环境下的物资运输,解决传统运输受天气、航线限制的问题。
核心特征:结合无人机与高铁、冷链车等运输方式,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实现 “空铁联动”“空陆衔接”,提升运输网络覆盖范围和综合效率。
典型案例:江西赣州市发展无人机跨城低空多式联运、山东青岛市开通常态化低空海岛物流航线、海南开展低空跨海峡运输、广东深圳市搭建大湾区低空物流网络。
实施要点:一是布局标准化起降场点,实现无人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二是开发智能调度系统,优化运输路径和衔接流程;三是选择长航时、大载重无人机,满足长距离运输需求;四是建立安全监管机制,保障跨区域、跨海运输安全。
成效体现:赣州农产品运输时效缩短 50% 以上,当日即可送达大湾区城市;青岛海岛物流效率提升 70% 以上,实现全天候配送;海南跨海峡运输时间缩短 80%,为自贸港物资流通提供新通道;深圳大湾区低空物流网络累计飞行超 73 万架次,运输货物 677 万件,形成跨城跨海物流新格局。
4. 景区低空物资配送模式
适用场景:适用于高山景区等人员往来不便、物资运输困难的区域,满足景区运营和游客需求。
核心特征:兼顾物资运输与环境保护,实现生活物资上山、垃圾下山的双向运输,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运输效率。
典型案例:陕西开展华山景区低空物资配送。
实施要点:一是根据景区地形规划合理航线,确保飞行安全;二是选用适合双向运输的无人机,兼顾物资运输和垃圾回收;三是优化飞行频次,满足景区日常运营需求;四是建立常态化运营机制,保障运输稳定性。
成效体现:华山景区物资运输时间从 6—7 小时缩短至 15 分钟,每天可运输 3 吨物资,大幅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实现垃圾及时清运,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二)低空交通运输生产作业模式:智能化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低空交通运输生产作业领域的 12 个案例,覆盖公路、航道、港口、地铁等多个细分行业,形成了五种典型模式,推动交通运输生产作业向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转型。
1. 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勘测与监测模式
适用场景:适用于公路、运河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勘测和施工过程监测,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
核心特征:利用无人机搭载高精度设备,实现数据快速采集、建模和分析,为工程设计、施工监管提供科学支撑。
典型案例:内蒙古阿拉善盟开展无人机公路工程勘测、广西运用无人机进行运河工程精度快速自检。
实施要点:一是选用搭载可量测相机、激光雷达等设备的无人机,确保数据采集精度;二是建立数据处理平台,快速生成三维模型、正射影像图等成果;三是建立 “扫描 — 预警 — 处置 — 复核” 闭环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问题;四是结合工程需求制定勘测和监测方案,确保针对性和有效性。
成效体现:阿拉善盟公路工程勘测有效降低外业勘察工作量,提升设计效率;广西平陆运河工程关键节点验收合格率提升至 98%,规避多次返工风险。
2. 交通线路智能巡检模式
适用场景:适用于公路、航道、地铁等交通线路的日常巡检,及时发现隐患,保障线路安全畅通。
核心特征:通过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传感器、AI 分析系统等,实现全路段、多维度、智能化巡检,提升巡检效率和隐患发现率。
典型案例:福建东山县开展恶劣环境下低空公路巡检、贵州开展精细化低空高速公路路网巡检、长江航道局深化无人机应用打造 “空天地水” 智慧航道、深圳地铁集团开展智慧化无人机轨道列车巡检。
实施要点:一是搭建智能巡检平台,实现航线规划、数据采集、分析预警一体化;二是结合 AI 智能分析技术,实现隐患自动识别和预警;三是根据线路特点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无人机机型和设备;四是建立巡检成果应用机制,实现 “发现 — 处置 — 复核” 闭环管理。
成效体现:福建东山公路巡检隐患发现率提高 90%,救援响应时间缩短 50%;贵州高速公路巡检效率提升 78%,事故量同比下降 25.8%;长江航道巡查频次从每月 2 次提升至每周 3 次,单次巡查时间大幅缩短;深圳地铁巡检替代 95% 人工检查项目,检测数据实时上传预警。
3. 海事与港口运营低空监管模式
适用场景:适用于海事执法、港口运营管理等场景,提升监管效率和运营水平。
核心特征:利用无人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实现海上交通、港口作业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和监管,降低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典型案例:黑龙江哈尔滨市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数字化航道巡查方案、天津海事局建立 “陆海空天” 污染立体监测体系、上海海事局开展无人直升机全天候邮轮护航、海南海事局开展无人机集装箱绑扎系固核查作业、河北曹妃甸港集团应用无人机开展堆场垛位巡测。
实施要点:一是整合无人机、执法船艇、岸基监控等资源,构建立体监管网络;二是配备高清红外摄像头、喊话器、嗅探传感器等设备,满足不同监管需求;三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现 “接报 — 响应 — 处置” 高效联动;四是开发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可视化和智能分析。
成效体现:哈尔滨航道巡查效率提升 40%,解决水域监管取证难问题;天津海事污染监测准确率达 75% 以上;上海海事邮轮护航有效半径 30 公里,提升通航安全保障能力;海南海事集装箱核查效率提升 80%,减少登轮风险;曹妃甸港堆场管理精度和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创造可观经济效益。
4. 交通运输执法低空辅助模式
适用场景:适用于危化品运输监管、非法营运查处等交通运输执法场景,提升执法精准度和效率。
核心特征:利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目标锁定、视频取证,弥补地面执法的不足,实现精准执法、高效执法。
典型案例:安徽合肥市开展无人机危化品车辆辅助巡查执法。
实施要点:一是针对执法重点区域和难点问题,制定无人机巡查方案;二是配备高清摄像头等设备,实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清晰取证;三是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实现无人机巡查与地面执法的有效衔接;四是规范执法流程,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合规。
成效体现:成功发现和查处违规运输液化气罐等违法案件,提升了危化品运输监管力度,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三)低空应急救援模式:高效协同的安全保障体系
低空应急救援领域的 3 个案例,聚焦水上救援、灾情侦察、海上应急处置等场景,形成了两种典型模式,为应急救援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
1. 低空协同搜救模式
适用场景:适用于水上、山区等复杂环境下的人员搜救和应急处置,提升搜救范围和效率。
核心特征:整合无人机、救援船只、救援人员等资源,构建 “空中 + 地面 / 水面” 协同救援体系,实现快速响应、精准定位、高效救援。
典型案例:江苏苏州市常态化开展无人机水上救援。
实施要点:一是建立联动搜救机制,明确各参与方职责和协同流程;二是为无人机配备热成像仪、救生圈投送装置等设备,提升搜救能力;三是划定搜救区域和航线,实现全方位覆盖;四是加强日常演练,提升协同救援熟练度。
成效体现:搜救范围扩大 3 倍,实现半小时到达周围 30 公里水域,大幅提高搜救成功率。
2. 低空灾情侦察与应急保障模式
适用场景:适用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灾情侦察和应急保障,为决策部署和抢险救灾提供支持。
核心特征:利用无人机快速抵达事发区域,采集灾情数据,生成分析报告,同时可运输应急物资,为抢险救灾提供全方位辅助。
典型案例:四川开展公路低空灾情侦察、浙江海事局建立 “低空 + 海事” 协同应急体系。
实施要点:一是配备高清摄像机、激光雷达、灾害感知等系统,实现灾情全面监测;二是建立数据快速处理和分析机制,及时生成应急勘察报告和处置建议;三是采用多架次无人机轮替飞行模式,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监测;四是与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实时通讯,确保信息及时传递。
成效体现:四川成功完成泸定地震、康定泥石流等应急抢险勘察任务,为现场处置及重建提供决策依据;浙江海事在船舶爆燃等险情中,通过无人机实现全点位勘查、全天候监测,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四、案例推广价值与应用前景 (一)推广价值:为各地低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实践借鉴
23 个典型案例覆盖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场景,其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为各地推动低空交通运输应用提供了多维度借鉴。
在区域适配方面,山区、库区、海岛等特殊地理环境地区,可借鉴辽宁大连、湖北十堰、山东青岛的经验,通过发展低空物流配送,破解交通不便难题,助力农产品外运和民生保障;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群,可参考广东深圳、江西赣州的模式,构建跨城跨区域低空物流网络,发展多式联运,提升物流效率和区域联通水平;沿海地区和港口城市,可学习天津、上海、海南海事局的做法,将低空技术应用于海事监管、港口运营,提升海洋交通和港口管理现代化水平。
在行业应用方面,交通运输建设领域可推广内蒙古阿拉善盟、广西平陆运河的经验,利用无人机开展工程勘测和施工监测,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交通运输运营管理领域可借鉴福建东山、贵州高速、长江航道局的智能巡检模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巡检精度和隐患发现率;应急救援领域可参考江苏苏州、四川、浙江海事局的协同救援模式,提升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在政策保障方面,各地可结合案例经验,完善低空飞行管理、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为低空交通运输应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技术支撑方面,可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推动低空装备技术创新和智能管理平台建设,提升低空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
(二)应用前景:低空交通运输未来发展趋势
在场景拓展方面,未来低空交通运输将从当前的物流配送、生产作业、应急救援三大领域,向更多细分场景延伸。在民生领域,有望实现城市低空即时配送、医疗急救低空转运等常态化应用;在产业领域,将进一步拓展至铁路、航空等更多交通运输细分行业,以及农业、林业、环保等相关领域;在应急领域,将实现更广泛的灾害类型和应急场景覆盖,构建全方位应急保障体系。
在技术创新方面,低空装备将向更大载重、更长航时、更高智能方向发展,无人机自主飞行、避障、协同作业能力将不断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技术与低空交通运输的融合将更加深入,智能调度、精准管控、高效协同水平将显著提高;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起降场点、空域通信、导航监控等配套体系将逐步健全,为低空交通运输规模化、常态化应用提供支撑。
在产业发展方面,低空交通运输将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涵盖低空装备制造、运营服务、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商业化运营模式将不断成熟,在物流配送、旅游观光、医疗急救等领域形成可持续的商业闭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咨询办无人机证加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