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段思瑶 每经编辑:裴健如
当前,汽车辅助驾驶行业正处于由“高端选配”向“全民标配”转变的关键节点。这一转型背后,辅助驾驶已从少数高端车型的“尝鲜配置”,转变为普通用户可接受的标配,安全风险的传导效应也正被无限放大。
“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大,以及用户对辅助驾驶依赖程度的增加,即使安全风险的概率有一点(增加),在庞大的用户基数面前都会被无限放大,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近日,长城汽车辅助驾驶产品总工程师马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
![]()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今年以来,汽车领域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正在经历一次深刻且全面的升级,多项标准首次将关键安全性能从行业共识提升为强制要求。这些都意味着,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强监管拐点”已然到来。
“2025年对智能辅助驾驶来说,确实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一年。”马骁表示。
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成智能化赛道核心发力点
当智驾安全不再是车企口中单薄的口号,而是真正成为优劣标准,如何在强监管框架下持续进化,是每家车企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必须秉持‘安全第一’的核心理念,用极致严谨的态度打磨技术。”马骁认为。
麦肯锡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智驾已成为不同价格人群的共同诉求。用户从“能开”期待过渡到“敢开、愿意开”,评判标准也从技术名词、架构话术,转向是否真实可靠、可长期信赖。所以,智驾下一阶段竞争,不再是谁的功能多,谁的技术先进,而是谁的系统更稳、更可控。
在此背景下,安全策略已成为包括长城汽车在内的不少车企的核心主张。“无论是技术迭代还是产品落地,安全都是不可动摇的底线,这也是长城在智驾标配化转型中最核心的竞争力基石。”马骁表示。
当智驾行业处于从技术比拼转向安全能力的转型期,这种转变既源于用户对真实可靠性的迫切需求,也反映了市场竞争激烈的程度,迫使车企拿出更能吸引消费者的卖点。
在马骁看来,智能化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企业破局的关键,而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正是智能化赛道上的核心发力点。尤其是在汽车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只有在智能化领域打造差异化优势,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下一阶段技术聚焦VLA
面对智能化深水区,长城汽车正不断优化其自身的辅助驾驶技术。“我们在下一阶段的技术储备上会往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方面去深耕,把VLA打造成长城汽车在辅助驾驶行业的一个独特优势。”马骁表示。
据悉,长城汽车正在构建VLA+世界模型的技术体系。基于该体系,下一代辅助驾驶系统即将量产上车。
在此之前,长城汽车已推出SEE端到端智能驾驶大模型,实现了感知决策一体化的链路整合。基于SEE智驾大模型,长城汽车的第三代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实现了从行车到泊车、从高速到城乡的全场景链接,能够提供无高清地图、全场景覆盖、点到点领航的智能化出行服务。
“在今年的新车型上,我们会发布端到端2.0系统。”据马骁透露,基于知识驱动的VLA大模型辅助驾驶,长城汽车利用大语言模型的通识能力、思维推理能力,让辅助驾驶的表现更加安全和拟人。
随着消费端对智能化需求越来越旺盛,当前的辅助驾驶行业竞争激烈。“明年,辅助驾驶行业的竞争应该会更加激烈。现在谈谁赢谁输为时尚早,没有任何一家主机厂敢说自己在未来3至5年内能持续赢下去。”马骁表示,“长城汽车也不敢说自己一定会赢,但能保证持续投入,紧跟行业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