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邻章
2025年,国内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赛事,可能已经提前结束了。
苹果正凭借iPhone 17系列的碾压式表现,让市场提前进入“苹果时间”。
![]()
一、两月狂销超千万台,高端市场提前进入“苹果时间”!
来自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 年 10 月,苹果公司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最大赢家,凭借 iPhone 17 系列的强劲表现,销量同比猛增 37%。
![]()
iPhone 17 系列的全部三款版本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其中标准版机型增速最快,并且这是苹果公司有史以来开局最好的一次,总销量远远超过了 2021 年 10 月的峰值。
在市场份额层面,10月份,在中国售出的智能手机中,每四部就有一部是iPhone,这意味着苹果10月份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占比达到了25%。
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此前仅在2022年达到过一次,而当时苹果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对手较少。
![]()
进入十一月,iPhone 17系列强势势能不减,在双十一期间,iPhone 17 Pro Max、iPhone 17 Pro 、iPhone 17 ,霸榜双十一单品销量前三。
同时来自数码闲聊站的数据显示: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市场发售未满两个月,其激活量便强势突破1000万台。
![]()
而均价超8000元、月均激活量超500万部,这一数据,无论是在价格维度还是在销量维度,都可谓是远远超了同期上市国产旗舰们的总和表现。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让2025年高端手机市场的竞争提前进入“苹果时间”。
虽然国产品牌中最为强势,最有与iPhone一战之力的华为在此期间并无旗舰新机上市,但从华为今年旗舰产品Pura 80系列的销量表现来看,即使华为Mate 80系列入局,可能也难以改变这一现实。
可以说,虽然大家都知道iPhone在高端市场的表现一直都一骑绝尘,大家也都知道今年iPhone 17系列在国内市场销售势能必然会很猛,但真没想到会这么猛!
二、iPhone 17系列为什么能实现如此强势的市场碾压?
从现实来说,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
简单来说,则或可概括为“真升级,少套路、传口碑”。
具体来看:
(一)iPhone 17 Pro系列:颜值与实用的双重突破
于智能手机而言,外观改变带来的辨识度提升,对用户换机的驱动力是直观且显著的。
于iPhone而言,今年则恰逢苹果在iPhone 17 Pro系列上带来了iPhone近8年来外观变化最剧烈的一次革新,自然也毫无疑问的会强力调动起用户的换机需求。
![]()
同时,在内在升级上,苹果则让iPhone 17 Pro 机型的Pro属性得以进一步发挥。其不仅有更强的续航能力,更优的显示效果,VC均热板的加入,更让长久以来困扰iPhone的散热问题得到大幅改善,使得A19 Pro芯片的强劲性能得以充分释放。
同时在影像层面,无论是升级的18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还是后置实现全4800万像素三摄像头,都为iPhone 17 Pro系列带来了更强大、更具环境适应性的影像能力。
![]()
而在视频领域,本就一骑绝尘视频能力随着ProRes RAW、Genlock 和时间码等专业功能的引入,则变得更为一骑绝尘。
这使得iPhone 17 Pro系列不仅能够满足普通消费者记录多彩生活的需求,更能满足进阶用户乃至专业需求——诸如影视飓风在VOGUE时尚之力盛典中使用iPhone 17 Pro Genlock 和时间码功能拍摄子弹时间定格受邀嘉宾的精彩瞬间,就是显著一例。
(二)iPhone 17:质价比凸显,实现声量销量双丰收
如果说苹果在iPhone 17 Pro系列上是Pro特性凸显,那么苹果在iPhone 17上则是诚意满满,质价比凸显。
如我们所见,iPhone 17不仅使用了和17 Pro机型同样规格的120Hz 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屏幕,起步存储也从128GB翻倍至256GB,核心体验看齐前代Pro机型。
![]()
并且在国产智能手机售价普涨的现实下,苹果在iPhone 17的定价上则是“加量不加价”,依旧维持5999元起步价不变。而反观一些国产,则是在一声声上游元器件涨价声中不断提高产品售价。
所以苹果这种真升级、不套路的诚意,自然也赢得了用户声量与产品销量双丰收,所以iPhone 17实现销量同比暴涨,基本封锁6000档市场竞争。
(三)无预装少广告,给用户一个干净的产品体验
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而言,iPhone的确具备相对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其拥有独一份的iOS系统体验,同时也在于其是唯一出厂不预装第三方App的手机,是唯一不在官方应用(除应用商店)中植入各种广告的产品,也是主流智能手机品牌中唯一极度克制系统广告推送的产品(事实上国内市场苹果似乎未进行过系统广告推送),最后,它也可能是唯一能够约束第三方应用开发商索取用户权限的产品。
![]()
但反观当下国产主流厂商产品,则能发现无论是中低档产品还是所谓高端旗舰,在产品出厂时,都多多少少有第三方App预装,有的第三方App预装甚至多达几十个,不仅如此,在官方应用中,厂商们也是在各处想方设法塞广告,系统广告推送更是不必多说。
如此行为,高下立判,可以说,国产厂商们虽然通过第三方App预装和系统广告推送,赚取了不少互联网营收,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体验以及产品的高端感。如此得失几何,恐怕还真需掂量一下。
(四)精益制造,品质把控细节见真章
一直以来,在智能手机领域,iPhone都是精益制造的代名词,对先进制造工艺不计成本的投入,也让iPhone不仅拥有产品精致度,同时也兼具使用耐久性。可以说,在制造工艺层面,iPhone保持着持续的引领。
以iPhone 17为例,可能许多人不知道的是,iPhone 17在玻璃背板上使用一体冷雕玻璃工艺实现相机岛与玻璃一体雕琢成型。
![]()
当下,这一项工艺正被国产厂商在中高端产品上大量采用,但事实上,苹果自iPhone 11系列开始就已经大规模使用一体冷雕玻璃工艺了,算算时间,可见领先程序,当然更预估背后的成本,但苹果却从未在发布会上说这项工艺有多贵,拔高了多少成本,我们如何如何....
并且在苹果的严苛品质要求下,iPhone的使用耐久性其实也远超同行,特别是配合iOS系统持久的产品更新力度和A系列芯片的强大性能,这也使得iPhone的保值率普遍高于国产旗舰。
写在最后:
可以说,从设计创新到配置升级,从干净体验到精益制造,如此种种,历经多年,共同积累起了用户对iPhone使用体验的综合认知,实现口碑传播,势能扩张。
在此,也可见iPhone的成功,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套路。
此次iPhone 17系列上市两个月就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激活量超千万,亦如此。
而随着年底换机旺季的来临、叠加渠道优惠与消费需求释放,iPhone 17系列的后续势能,或将持续稳固。
在此,于国产厂商而言,在冲击高端市场的征途中,如何构建高端产品竞争力,可能不在于发布会PPT、不在产品设计相似度,当然更不在产品命名,而是更需要面向真实用户体验,面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参数、破解套路的普罗大众,带给他们真实可感、安心、干净的用户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