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正值候鸟南迁。作为构筑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点节点之一,江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禀赋优越,是众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和栖息地。近日,新会公安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双水镇美华坊有人用夹子捕鸟。民警迅速出动,在现场收缴猎夹40个、捕鸟网2张,成功解救被困鸟类并移交自然资源部门救治。目前,新会公安分局已对该非法狩猎案立案办理,涉事人员被移送至办案中心开展进一步调查。
这起案件是江门严厉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行为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江门市通过建立健全“林长牵头、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保护机制,全面强化鸟类栖息地巡护监管,通过开展“清网行动”专项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10月底启动专项行动以来,江门全市已拆除非法捕鸟网100余张,立非法狩猎案9宗,抓获嫌疑人7名,对24家重点场所开展突击检查,有效遏制了非法捕猎贩卖鸟类行为的发生。
构建长效机制,层层压实保护责任
近段时间,江门市自然资源局接获中国“零鸟网”反映的非法捕鸟警情。收到相关线索后,该局第一时间要求相关县(市)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镇政府前往现场开展执法调查,及时拆除非法捕鸟网,并深入开展线索排查,严厉打击张网捕鸟违法行为;同时,向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等单位下发《关于加强野生鸟类保护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提醒函》,全面部署“清网行动”。
11月8日,江门召开全面加强鸟类保护工作视频部署会议,通报近期鸟类保护工作成效,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重点作出明确部署。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扛牢生态保护政治责任,深刻认识清网护鸟的极端重要性。
![]()
江门召开全面加强鸟类保护工作视频部署会议,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加大巡查监管力度。江门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将鸟类保护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是江门今年开展鸟类保护工作的重点。8月初,江门市委书记、市第一林长陈岸明,市长、市林长吴晓晖共同签发江门市2025年第2号林长令《关于加强野生鸟类保护工作的令》,将鸟类保护工作列入林长制考核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份林长令要求各级林长将野生鸟类保护情况列入巡林重要内容,重点关注自然保护地、国有林场以及森林、湿地、农田等野生鸟类集中分布区域的违法捕猎行为。
围绕强化鸟类保护,今年第2号林长令还提出了系列创新举措:要求发挥好护林员巡护作用,加大力度排查清理各种用于非法猎捕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捕鸟网、粘网、电子诱捕装置等;要指导农民选择网线较粗、带鲜艳警示色的专用防鸟网,采取平行覆盖或笼罩式护田护鱼,推广使用稻草人、彩旗、超声波、智能语音、反光设施等生态友好型驱鸟方式;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赔偿保险业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与此同时,江门市自然资源局还联合公安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海洋综合执法支队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鸟类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执法监管工作的通知》,强化部门协作,健全保护监管长效机制。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目前,江门已召开两次市级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进一步压实各职能部门保护鸟类职责。此外,江门市自然资源局等15部门还联合下发通知,启动了为期三年的保护鸟类活动和持续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鸟类联合行动。
强化全域监管,打击与防护并举
强化野外巡护监管,江门全市各级各部门连日来启动了联合执法机制,迅速组织开展核实处置和全面排查工作,对辖区内野生鸟类重要的栖息地、繁殖地、迁徙停歇地和迁徙通道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常态化巡护。其中,针对对河流江边和连片弃耕农田、河道、滩涂、水塘和林沿周边、远离主要道路的开阔野地等重点区域,江门实行网格化巡护管理,确保看守巡护全覆盖、无死角。
在巡护过程中,执法人员科学区分非法张网捕鸟与护农护鱼驱鸟等情形,依法分类处置,并推广科学防鸟措施,减少和避免对鸟类的伤害,也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据统计,自10月25日以来,江门全市巡护发现并及时拆除疑似捕鸟网100余张,目前正在对相关违法线索进行深入调查。
![]()
连日来,江门派出一批执法人员,对辖区内野生鸟类重要的栖息地、繁殖地、迁徙停歇地和迁徙通道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常态化巡护。江门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强化打击违法犯罪,江门市林业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持续推进“清网行动”,对非法捕鸟网发现一宗、处置一宗,同时进一步强化与公安机关涉及鸟类案件联合查处力度,完善案件线索首接联动出警机制,及时启动两法衔接,依法快速查破违法犯罪行为。
为此,江门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并组建专案组对近日接报的举报非法捕猎鸟类警情开展核查。截至11月11日,江门全市共立非法狩猎案9宗,抓获嫌疑人7名,全部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执法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江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也迅速行动起来,联合公安、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对24家农贸市场、餐饮供应链企业等重点场所开展突击检查行动。10月28日,联合检查组在蓬江区某贸易行发现非法销售鸟类等野生动物行为,并由公安机关依法对嫌疑人进行拘留。
江门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市、县两级相关部门将组织开展针对非法猎捕和交易野生鸟类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对花鸟市场、农(集)贸市场、餐饮、网上交易平台的执法监管,严查违禁用猎捕工具发布广告、提供展示、交易、消费等行为,深挖案件线索,集中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加强网络巡查,推动全民参与
强化网络巡查监管方面,江门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网信、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正密切关注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交易等平台,全面收集涉鸟类保护敏感信息,重点分析研判,对相关舆情及线索及时进行转交、预警和督办。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江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方式,连日来深入镇街、自然保护地开展普法宣传,呼吁群众自觉监督打击非法猎捕、交易和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同时,积极指导农民科学使用护农网具,尽量降低鸟类误触受伤风险,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据不完全统计,江门全市相关部门近期共开展普法宣传58次,推广科学防护措施63次。
“为鼓励社会公众积极支持、参与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破坏鸟类等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违法活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特向社会广泛征集非法猎捕、杀害鸟类等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线索……”近段时间以来,江门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接连发布对破坏鸟类等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线索举报给予奖励的通告,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严厉打击张网捕鸟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格局。
江门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对违法捕鸟行为的打击力度,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同时曝光一批典型违法犯罪案例,以案说法,警示教育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非法猎捕、交易、食用野生鸟类等行为,全民合力参与构筑一张严密的鸟类保护网,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来源:江门自然资源、南方+(记者 黄烨倩 通讯员 周玉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