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步步紧逼,日本外相突然词穷了,恨不得同高市当场割席。
11月18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面对凤凰卫视记者关于高市早苗涉台言论的追问,明显显得词穷,场面微妙得让人难以忽视。在记者直问“日本为何还不撤回高市早苗的发言”时,茂木敏充选择了典型的外交八股,声称日本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仍在《中日联合声明》框架下,尊重并理解中方立场,然而他刻意回避了对高市本人言论的正面表态。这一态度显然是一种政治切割术——茂木敏充明确表明,他只代表外务省,不愿卷入首相的个人争议,也不想让自己承担直接责任。
记者进一步将问题聚焦到联合声明中明确写明“中国是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条,茂木敏充却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并非无意,而是典型的日本政治策略:如果承认遵守,那等于直接驳斥高市早苗,把首相架在火上;若说不遵守,则是外交立场的彻底逆转,可能引发国际舆论风暴。在这种微妙局面下,最安全的策略就是不表态,让问题在空气中蒸发,这便是日本式“金蝉脱壳术”的经典体现——不说、躲、拖,同时尽量不留下书面记录。
随后,茂木敏充还试图以“历届政府看法一致”为借口,将高市的言论模糊化。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为首相开脱,实际上是在稀释责任,把个人的激进表态上升为政府延续,从而避免自己成为靶子。他用这种方式表明了立场:高市说了什么与我无关,我只处理自己能控制的事务,我要保的是日本外交体系,而不是那个首相的“个人火力”。
实际上,日本内部的政治派系对立已十分明显。高市早苗代表的是承接安倍路线的极右翼强硬派,主张修改和平宪法、强化军力、涉台越线,并且推动核武政策松绑,这一派在言辞和政策上步步升级,几乎每一步都比上一代更激进。而以茂木敏充、岸田文雄、石破茂为代表的温和现实派则倾向稳健路线,强调经济优先、维持中日关系平衡,避免与中国全面对抗。他们深知,日本经济疲软、对华外贸依赖度高达30%,关键产业链严重依赖中国原材料与零部件,旅游、消费及制造业也与中国紧密相连,因此没有条件与中国硬碰硬。
高市的言论一旦越界,外务省立刻要以“低姿态”进行外交收尾,这种矛盾让温和派政府不得不成为“接盘侠”:首相喊得震天响,他们却必须收拾烂摊子。这种内部裂痕的公开化,也为中方提供了观察窗口——高市越嚷嚷、越越界,就越暴露日本右翼分裂和政策失衡的真相。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完全可以通过稳准狠的应对方式,让日本内部自行消化派系闹剧,而无需直接对首相个人做出过激回应。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高市与茂木敏充的互动揭示了日本政治中的结构性矛盾:强硬派利用舆论和外交挑衅来展示“力量”,但真正承担外交风险和经济代价的,却是温和派政府与官僚体系。台上喊得震天响的人,往往台下连自己的烂摊子都顾不上,这种内部博弈的现实,使日本在涉台问题上表面强硬而实际上极为脆弱,也为中方在处理对日事务时提供了战略上的空间和主动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