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第五代吉利帝豪在杭州正式上市,限时价6.59-8.29万元。聚光灯下,除了新车本身,5代吉利帝豪工程师的集体亮相,以及他们对于“国民家轿”的理解,让所有人看到一款车从历史中驶来的具象化轨迹。
现场,范峻毅按时间线回顾了帝豪的发展:第一代把安全拉到C-NCAP五星、E-NCAP四星的水平,告诉行业“安全无关品牌,只看标准”;第二代把健康当成必答题,拿下C-ECAP白金评价;第三代在燃油车上讲“科技平权”;第四代则用整车架构、制造和工艺,对标世界级品质……
400万车主、4代产品、16个年头,这组数据的背后,与其说是一款产品的迭代,不如说是一部中国家轿的历史。尤其在今天这个造车如牛毛的时代,一款能持续热销16年的产品,其背后值得品味的内涵,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丰富。
但在今天第5代帝豪上市之前,吉利团队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帝豪还要拿出什么样的故事继续惊艳世人?当智能电动向纵深发展,这款历经十六年市场淬炼的「国民家轿」,要如何书写它的新篇章?
文|Wind
编辑|李佳琪
图片来源|网络
1
自主家轿的崛起,是从吉利帝豪开始的!
「一辆帝豪车,半部中国家轿发展史」,要理解第五代帝豪的含金量,首先要理解帝豪究竟为中国家轿带来了什么。
回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家轿尤其是A级家轿市场,曾长期是合资品牌的「自留地」。2010年前,消费者在10万元级家轿市场的选择几乎被大众捷朗逸、日产轩逸等合资车型包揽,这些车型凭借成熟的技术、稳定的品质和积累的口碑,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市场壁垒。
彼时的自主品牌家轿,要么在低端市场挣扎,以低廉的价格换取微薄的销量;要么盲目模仿,却在核心技术、制造工艺和品控管理上存在明显短板,难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自主家轿不如合资”的偏见,像一张无形的网,束缚着中国汽车品牌的向上之路。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第一代帝豪横空出世。一方面,为了提升车型品质,吉利投入巨资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建立了严格的品控体系,从零部件采购到整车组装,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最终以 C-NCAP 五星安全评级,成为中国品牌首个获此殊荣的轿车,一举击碎了过去国产车不安全的偏见。
一方面,开创性地采用了 「高配低价」的策略,以8.28万元起售价,提供超越同级的产品体验。比如搭载的1.5L和1.8L两款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5速手动变速箱,虽然动力参数在今天看来并不亮眼,但在当时却有着出色的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结果是,上市首月销量就突破1万辆,成为中国自主品牌首款上市即破万的A级轿车。
从某种意义上,自主家轿的崛起,就是从吉利帝豪开始的!如果说第一代帝豪实现了「破局」,那么后续几代车型则完成了持续的「领跑」。
![]()
具体来看,第二代帝豪在外观设计上进行了优化,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同时升级了内饰材质和配置,进一步提升了舒适性;第三代帝豪则引入了吉利全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动力系统也进行了升级,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第四代帝豪则搭载了吉利的智能网联系统,实现了车机互联、语音控制等功能,顺应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可以说,每一次迭代,帝豪都能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技术、设计、配置等方面进行升级,不断提升产品力。截至今年11月,吉利帝豪累计销量已经突破400万辆,是中国汽车市场上第一个累计销量达到400万辆的家轿车型。这一数字不仅超越了所有自主家轿车型,甚至超过了不少合资家轿车型的累计销量。
2
5代帝豪,打破家轿舒适性的「级别桎梏」!
在汽车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家轿的舒适性与车辆级别强相关。背后,是汽车架构、研发成本、市场定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于A级家轿来说,由于车身尺寸、轴距等方面的限制,往往难以在空间舒适性上达到B级车的水平;同时,由于定价相对较低,研发成本投入有限,在底盘调校、座椅设计、隔音降噪等影响舒适性的关键领域,也难以做到“越级”。
但如今,第五代吉利帝豪的上市,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基于新一代BMA Evo全球模块化架构打造,实现了「A级家轿B级享受」的产品体验,重新定义了A级家轿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标准。
通过架构的优化设计,第5代帝豪最大化地提升了车内空间利用率。在车身长度达到4815mm,轴距达到2755mm,相比上一代车型有了明显提升的同时,得房率达到同级最高的85.1%。尤其为后排乘客提供了更充足的乘坐空间,后排头部、肘部、膝部空间都是同级最高,可以轻松容纳3位1.8米的乘客不拥挤。
![]()
同时,工程师还对车内储物空间进行了精细化设计,除了常规的储物格外,整车设置27处魔术储物空间,包含8.8L隐藏式储物区与6.8L超大扶手箱,能轻松收纳日常高频物品。后备箱基础容积更是高达610L,可以容纳7个20寸行李箱,满足家庭出行的多样化储物需求。
这是因为,作为吉利汽车基于全球市场需求,联合沃尔沃共同研发的最新一代模块化架构,BMA Evo全球模块化架构是吉利汽车技术实力的核心体现,不仅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兼容不同的车身尺寸、动力形式和配置水平,更在空间利用、底盘性能、安全防护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比如,围绕底盘性能,为了控制成本,许多A级家轿往往采用较为简单的悬挂系统,在面对复杂路况时,难以有效地过滤震动,导致车内乘客能够明显感受到路面的颠簸,舒适性大打折扣。第5代帝豪的底盘由中欧大师级团队联合调校,车身侧倾与俯仰控制尤为出色;加之星睿智算中心算力支持下,车辆搭载同级独有的星睿AI Drive数字调校、AI云动力模型与智慧云诊断系统,进一步强化驾乘体验。
![]()
此外,基于新一代BMA Evo全球模块化架构,五代帝豪在安全配置上也同样做到了「越级」,为整车带来四大安全防线:第一道防线是其超高强钢防撞梁,采用B字型结构配合240mm的超长吸能盒,抗冲击能力提升24%,相当于行业普遍的2倍,吸能效率提升40%;第二道防线是超140kN时的碰撞载荷,通过发动机下沉技术,让副车架脱开卸力,乘员舱侵入量降至少20%;第三道防线是其独有的三叶草卸力结构,带来正面碰撞抗冲击提升54%;第四道防线是底部六横六纵的布局,让乘员舱抗冲击提升15%。
从架构革新到空间优化,再到安全配置,第五代帝豪用实际产品力证明,家轿的性能不应被级别标签所束缚。第5代吉利帝豪的上市,不仅为A级家轿市场树立了新的舒适标杆,更让消费者得以用A级车的购车成本,享受到媲美B级车的越级体验。
3
人人谈电车的时代,吉利为何死磕燃油家轿?
在电车份额持续扩张,燃油车不断收缩的今天,很多人看不懂,吉利为什么还要继续围绕一款燃油车继续深耕和迭代?这是因为人们不没有看清楚,在国内A级家轿市场里,吉利帝豪最普适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
一方面,尽管目前新能源渗透率持续突破,但燃油车仍然有着绝对数量的用户基本盘,其中A级家轿又占据着相当可观的规模。数据显示,年收入10万元左右的中国家庭占比,高达43%。
按照目前中国约4.9亿个家庭的基数来计算,收入水平处在这个区间的家庭约有2亿多个。并且从地理分布来看,这些家庭大多在中西部以及一些发展节奏相对缓慢的低线城市,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受到限制,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燃油车。
![]()
而这些用户最核心的需求无非就是大空间、性能稳定,加上不错的驾驶体验,在这些“刚需”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还要有绝对能打的产品力和相对能打的价格。吉利帝豪作为一款深耕家轿市场十六年的车型,拥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和庞大的用户及盘,这些群体中,几乎是一个绕不开的选择。
一方面,满足那些仍偏好燃油车或尚未完全准备好拥抱电动化的消费者需求,也是吉利帝豪坚持迭代的目标。在汽车市场转型的过程中,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非所有消费者都愿意立即拥抱电动化。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一款品质更高、配置更丰富、体验更好的燃油车车型。
第5代帝豪的迭代升级,正是围绕这一需求展开的。不仅在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实现了「越级」,更在智能配置上进行了大幅升级,成为8万级唯一搭载高阶辅助驾驶系统的燃油车型。搭载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3方案,集成26个高精传感器与128 TOPS大算力芯片,吉利为第5代帝豪构建了覆盖几乎全场景的智能驾驶能力。
![]()
包括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紧急制动、LDW车道偏离预警、LKA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在全面覆盖高速巡航、轨迹纠正与风险规避场景,显著提升行车安全与驾驶便利的同时,真正做到了让油车和电车一样智能!
技术的先进性最终要服务于用户的实际需求。无论是燃油还是新能源,本质都是为了能够为用户创造真实价值。在400万车主的信任基础上,第5代帝豪仍然在以对市场的精准洞察,围着「国民家轿」这一关键词,在电动化浪潮中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增长路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