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八路军中有一位战士,号称“军中吕布”,一战砍杀27名日军。
从抗日到解放战争,他曾8次立下一等功,1950年,他在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
晚年,他在看抗日片时含笑离去,此人是谁?
![]()
一身神力
此人名叫吕俊生,1907年生于河北邢台的一个贫苦农家,他们全家几口人挤在破瓦寒舍中,靠着几亩薄田和四季打短工过日子。
吕俊生从小个子就比同龄人高出一截,才七八岁,便能挑起大人都费劲的水桶。
他胳膊粗壮如麻杆,手掌宽厚,抡起锄头挖地竟比牛还快,邻里间初时不信,总以为是家里人夸张,可见过他干活的,无一不服。
十三岁那年,他独自一人来到邻县的鞋铺做学徒,但他总是被骂,老板叹气说:“这娃,天生不是做细活的料。”
![]()
不久后,吕俊生又辗转到皮毛商队帮人收羊皮、做长工。
举重的石锁,有人两手才能抱起,他却能单手抡起,在空中旋转几圈后稳稳落地。
一次演武场比武,他被人请上台挑战拳师的“擒拿技”,结果一招发力,竟将对手直接摔出丈外。
三十多岁那年,他报名参了军,在那批年轻的新兵蛋子里,他是“老大哥”,可在训练场上,他却像个初生牛犊般拼命。
第一次打枪,他端起老式步枪,盯准靶心,三枪三响,枪响靶落,弹无虚发。
![]()
第二次投弹训练,他大臂一抡,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远远地落在靶区最远的靶子上,一旁的战士们目瞪口呆。
半年后,他迎来了入伍后的第一场实战,山东夏津遭遇战。
在战场上的十五分钟里,他浑身鲜血、眼神通红,一人斩杀二十七名敌兵,直接打散了日军的刺刀阵。
敌军士气大乱,纷纷溃退,等战友们反应过来冲上前时,吕俊生已经气喘如牛、站立不稳。
战后,部队清点战绩,全连欢呼声震天,就是这场战斗,让他第一次荣立一等功,也让“军中吕布”之名响彻东进纵队。
![]()
连立奇功
进入1940年,华北战场风云诡谲,日军在沦陷区加紧构建“囚笼”政策,八路军的游击战和交通线屡遭压制。
尤其是冀南一带,平原开阔、无险可守,部队每一次进攻几乎都得面对敌人筑得跟乌龟壳似的钢筋碉堡。
那年,冀南军区正筹建投弹小组,专打日军碉堡和炮楼,碉堡坚固,炮火凶猛,常人不敢近前,可吕俊生却主动请缨。
他身材高大、臂力惊人,投掷手榴弹的距离甚至超过了迫击炮初段射程。
![]()
别人扔三十米,他扔六十;别人靠精确,他靠的是力拔山兮、野蛮凶狠。
他挑了五个跟他一样胳膊粗腿壮的“猛子”,成立了投弹小组。
几人训练方式也简单粗暴,他们背着十几斤重的石头,练臂力;拿着装了水泥的手榴弹壳,练准头。
一练就是半个月,胳膊练肿了,肩膀磨破了,也没人叫苦,很快,他们首次亮相,去攻打高邑县敌人炮楼。
吕俊生带着投弹小组潜伏至敌堡三十米外,他第一个起身,脚下如飞,手中的手榴弹精准砸进射击孔内,一声闷响,火光冲天。
![]()
紧接着,他带着兄弟们一连扔出十几颗手榴弹,炸得碉堡内惨叫连连,硝烟弥漫。
等突击队冲上去,发现碉堡内的鬼子早已死伤殆尽,武器弹药堆积如山。
1941年春,在一次正面攻坚中,吕俊生所在连队突围至石家庄高邑一带,又遇敌人暗堡死死卡住通道。
我军进攻部队被压制在山坡下,死伤者不断增加,前方火力点喷吐着绵密弹雨,后方则是深沟和退路,进退维谷,战况危急。
吕俊生和往常一样扛着炸药包率先突进,刚跑到半路,脚下一滑,炸药包滚入敌堡旁边的沟壑。
![]()
他来不及思索,赤手空拳就扑向敌堡,眼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他猛地一跃,竟然徒手抓住了射击孔内敌人的机枪管。
那枪管烧得发红,可他不顾灼痛,死死将机枪往外一拔,那名鬼子还没回神,就被猛然一拽磕在石墙上,脑浆迸裂。
他趁机一跃而入,赤手空拳闯入碉堡内,如猛虎入羊群,仅凭一把缴获的三八枪,他单人清理了碉堡,随后才发现自己的手掌皮肉已经黏在了机枪管上。
那一战,他所带的连队以零伤亡的代价歼灭敌人108人,成为我军近年少有的经典战例。
他本人也因此再次获得一等功勋,军中上下传为神话。
![]()
回乡种田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吕俊生始终冲在前线,共立下8次一等功。
1950年初秋,“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召开,毛主席亲自接见英雄,逐一握手致意。
而当那位身高一米九二的汉子走上前来时,毛主席笑着开口:“我知道你,你很厉害。”
这位被毛主席亲口称赞的男子,正是“军中吕布”吕俊生,那个靠一己之力斩杀27名日军、八次荣立一等功的抗日战神。
![]()
但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名扬军中、当得起将星加身的人物,在会后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他拒绝了中央安排的荣誉职位,也婉拒了授衔机会,悄然回到河北邢台的前青峪老家,种地去了。
那个年代,农田荒芜、物资匮乏,他便把从军中学来的知识用在农活上,带着村民修水渠、垒梯田、建粮仓。
他也曾被军区多次邀请重返部队,说要给他补上荣誉、授个军衔,他却一摆手:“现在不打仗了,我回去干嘛?我又不是给你们当摆设的。”
![]()
含笑而终
日子一晃到了1970年,那年吕俊生已63岁,他不再练武,也不再插手村务,只是每日闲坐屋前,喝着小酒抽着旱烟,偶尔看看山头,听听鸡鸣狗吠。
儿孙绕膝,他却常常望向远方发呆,仿佛耳边还有炮火连天的呐喊,还有弟兄们冲锋的号子。
那个秋天,村里的生产大队组织放电影,是部讲抗日的片子。
消息一传出,乡亲们早早带着小板凳坐到了空地上,有人说:“快去请吕俊生,他最爱看这类片子。”
![]()
吕俊生应邀来了,穿着打着补丁的蓝布褂,手里还拎了半壶酒,他坐在最前排,像个孩子般盯着银幕。
银幕上,八路军英勇奋战,鬼子抱头鼠窜、节节败退,片中的战士端着大刀冲锋的那一刻,吕俊生突然“哈哈”一笑,起身拍掌:“杀得好!杀得好!”
可这笑声未落,他身子一晃,脚步踉跄,身旁村民还没反应过来,他便直直倒下去。
等大伙将他扶起时,他的面色已有些发青,嘴角却挂着一抹浅笑,医生赶到时,他已经心脏病突发离世。
吕俊生,一生横刀立马,临终却如稻田老农般朴素安详。
![]()
战场上他以血肉筑长城,平凡中他甘做泥土育生机,他用一生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从不张扬,却自有山河作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