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再三提醒:肠息肉不想变肠癌,3类食物尽量少吃,再馋也要忍住

0
分享至

在这个吃得越来越讲究、吃货越来越多的年代,餐桌上的美味可不是随便吃吃就好。香喷喷的炸鸡、烤得油滋滋的培根、甜得齁人的奶茶……这些听起来是不是让人口水直流?但这些吃得越香,肠道的“烦恼”可能就越大。很多人根本没在意过肠息肉这回事,以为只是小问题,不痛不痒,能拖就拖。但真相是,肠息肉一旦被忽视,就有可能悄悄演变成肠癌,等察觉时已经晚了。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高居前列,每年新增病例接近60万。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中晚期。

而追根溯源,很多都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息肉开始。也就是说,肠息肉其实就是癌前病变,是肠癌前的一步,而这个过程可能长达5到10年甚至更久。早发现、早处理的意义非常重大。

问题是,息肉不会喊疼,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肠道里长了什么东西,更不会主动去做肠镜检查。等真的出血了、腹痛了、便秘严重了,再去医院一查,才发现是息肉甚至已经恶变

这时候再后悔也来不及。而让息肉加速“黑化”的一个关键点,就是饮食。长期吃错,等于亲手给肠癌开了绿灯。

高脂肪的食物对肠道的伤害其实一直都很被低估。脂肪类摄入过多,尤其是动物脂肪,会让胆汁酸分泌增加,而这些胆汁酸到了肠道之后,经过肠道菌群的转化,可能生成一些致癌物质

比如次级胆汁酸。有研究表明,高脂饮食可使结直肠癌的风险提高40%以上。不仅如此,高脂食物还容易导致肥胖,而肥胖正是结直肠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特别是内脏脂肪堆积,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慢性炎症水平升高,这些都会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异常增生。

吃高脂的还往往意味着吃得过多、吃得过杂,油炸食物、肥肉、动物内脏、奶油蛋糕……这些食物虽然美味,但早就被贴上了高危标签。

尤其是长期摄入油炸类食品,反复高温处理会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与肠道粘膜的接触时间一长,慢慢地就可能促进细胞突变,诱发肿瘤。

不仅如此,脂肪代谢过程中的氧化应激也可能直接损伤肠道黏膜屏障,让肠道更容易受到攻击。

偏偏这些食物还常常成为不少人外卖清单上的常客,可别以为年轻身体扛得住,肠道受伤往往都是悄悄进行的。

加工肉类的问题就更不用说了。火腿、香肠、腊肉、培根,吃着方便又下饭,可它们的“毒性”远比想象中厉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5年就把加工肉列为一类致癌物,也就是说,有充分证据表明它能引发癌症,其中结直肠癌就是其中一个明确目标。

加工肉类之所以危险,一方面是它们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大量防腐剂、亚硝酸盐,这些物质在肠道内可能与蛋白质降解产物反应生成亚硝胺,而亚硝胺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强致癌物之一。

另一方面,加工肉类常常搭配高温烹饪,比如煎、烤、炸,高温环境下也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这些化学物质一旦摄入体内,很难被代谢掉,会对肠道细胞造成持续性刺激,增加细胞突变的可能。

一项欧洲的队列研究发现,每天摄入50克加工肉类,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就会增加18%。这还是每天50克的量,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一顿就吃不止这么多。

别以为只要少吃油、远离加工肉就安全了,高糖食物也是暗藏“杀机”的一类。糖虽然本身不是致癌物,但它是“喂养”癌细胞最好的养料



高糖饮食会造成血糖水平波动,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胰岛素及其相关生长因子会促进肠道细胞过度增殖。如果这种刺激长期存在,就可能导致细胞变异。

而且高糖食物还容易诱发慢性炎症反应,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让有害菌占上风,这种微生态失衡也会增加息肉形成甚至癌变的概率。

现代人摄入糖的方式也非常隐蔽,不光是糖果、蛋糕,还有各种饮料、甜面包、奶茶、酱料、早餐谷物等,几乎无处不在。

有人以为少吃糖就能缓解,但其实很多产品里面的“隐形糖”压根不会标明清楚,摄入量很容易超标

尤其是习惯每天一杯奶茶的人,长期下来对胰岛素系统和肠道环境的损害真的不可低估。更严重的是,糖摄入过多还容易让人上瘾,越吃越馋,反而更难控制住嘴巴。



当然,饮食只是肠息肉风险中的一个方面,但却是最容易控制的一环。除了食物选择,还应该关注食物烹饪方式。

比如少油少盐、蒸煮代替煎炸,控制红肉摄入比例,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这些都能帮助肠道保持良好的蠕动和菌群生态

而且规律排便、充足睡眠、适当运动,也都是守护肠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

很多人对做肠镜有心理阴影,觉得难受又尴尬,其实现在的技术早就进步了不少,检查过程快速、安全、有效。

一次肠镜就能看清楚大肠内部的情况,发现息肉还能立即处理,真正做到“防癌于未然”。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有家族史、有不良饮食习惯或者肠道不适症状的人,定期筛查真的很有必要。



肠道是个沉默的器官,出事之前几乎不吭声,一旦出问题往往已经是大麻烦。饮食,是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的选择题。别等身体发出警告信号才开始后悔,不妨从现在开始,放下手中的油炸鸡排、香肠热狗和甜腻奶茶,给肠道一个喘口气的机会。真的,嘴巴的快感,换不来肠道的安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宋慧乔懒得装了,挤出三分讥笑,就差冷哼一声了

宋慧乔懒得装了,挤出三分讥笑,就差冷哼一声了

安宁007
2025-11-20 07:44:21
“网友的弱智发言能有多癫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得腹肌痛!!!

“网友的弱智发言能有多癫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得腹肌痛!!!

不二表姐
2025-10-27 23:48:33
“小宝探花”回顾:疯狂约会上百名女性,一人拍摄,一人贩卖

“小宝探花”回顾:疯狂约会上百名女性,一人拍摄,一人贩卖

就一点
2025-11-03 10:09:10
比算命还要准的天规,我整整读了七遍,看完大彻大悟

比算命还要准的天规,我整整读了七遍,看完大彻大悟

诗词中国
2025-11-16 18:56:50
知名平台人去楼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CEO被带走

知名平台人去楼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CEO被带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9:57:42
杨瀚森机会又来了!队内伤兵满营罗威也缺阵:这是他发挥作用契机

杨瀚森机会又来了!队内伤兵满营罗威也缺阵:这是他发挥作用契机

罗说NBA
2025-11-20 07:04:16
王妃精致到发丝,王子直接变秃子

王妃精致到发丝,王子直接变秃子

Yuki女人故事
2025-11-17 15:03:06
相关方确认:日本进口片,暂缓上映

相关方确认:日本进口片,暂缓上映

新京报
2025-11-18 00:00:45
范思琦为何能赢何卓佳?陈梦哭了,邓亚萍高度评价,女粉丝引争议

范思琦为何能赢何卓佳?陈梦哭了,邓亚萍高度评价,女粉丝引争议

体育大学僧
2025-11-20 09:32:28
局势已恶化,又一国将介入台海?美军通知李在明,优先对付解放军

局势已恶化,又一国将介入台海?美军通知李在明,优先对付解放军

乐天闲聊
2025-11-18 14:39:08
大批中国人依然执意去日本旅游,被日媒追问后,他们的回答太扎心

大批中国人依然执意去日本旅游,被日媒追问后,他们的回答太扎心

以茶带书
2025-11-19 12:26:38
深挖 | 骑摩托、玩摇滚、猜拳赢了让老公跟自己姓……高市早苗,要多野有多野!

深挖 | 骑摩托、玩摇滚、猜拳赢了让老公跟自己姓……高市早苗,要多野有多野!

新民周刊
2025-11-18 13:07:03
央视发文,张展硕再破天花板,让孙杨潘展乐和整个泳坛“沉默”了

央视发文,张展硕再破天花板,让孙杨潘展乐和整个泳坛“沉默”了

振华观史
2025-11-19 15:59:52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访史
2025-10-25 20:01:18
彭总视察哈军工,晚饭时看到一学员,便问陈赓:他有什么资格坐这

彭总视察哈军工,晚饭时看到一学员,便问陈赓:他有什么资格坐这

鹤羽说个事
2025-11-12 15:50:09
今天抵达,这波真的猛!浙江人早上出门前注意!

今天抵达,这波真的猛!浙江人早上出门前注意!

鲁中晨报
2025-11-20 07:17:01
中国供销集团严正声明

中国供销集团严正声明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20 09:20:30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为什么说台海战争爆发,日本的介入比美国支持台湾还要可怕?

细语
2025-11-17 10:23:19
54.3万人取消赴日机票,俄罗斯泰国争抢中国客源

54.3万人取消赴日机票,俄罗斯泰国争抢中国客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0:20:05
威廉一家胜利日亮相,夏洛特公主优雅如戴妃,路易王子再爆表情包

威廉一家胜利日亮相,夏洛特公主优雅如戴妃,路易王子再爆表情包

我不叫阿哏
2025-11-20 06:11:21
2025-11-20 14:00:49
九哥聊军事
九哥聊军事
局势分析解说,军事科普知识
180文章数 4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教育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数码要闻

华为全能表王!华为WATCH Ultimate 2非凡探索11月25日发布:首发海豚声呐通信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日语听力播2遍,如何适配新听力变革?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