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4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发布暨事迹宣讲会在昆举行

0
分享至

11月19日,“2024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发布暨事迹宣讲会在昆明海埂会堂举行。


本次活动,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深化实施关键期,与“十四五”法治云南建设收官攻坚同频。

“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历经16年淬炼,已成全省政法系统新闻宣传的“金字招牌”。2024年度评选活动,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法制报、省委政法委云南政法融媒体中心共同承办。活动自2月17日启动以来,共收到136名符合条件的推荐人(集体)资料。经初评、专家评审等规范流程,最终确定10名法治新闻人物、1个特别贡献集体、1名特别感动人物。

本次活动既是对获评人物的精神弘扬,又是一次跨越十六载的精神对话,一场用实践编织的法治传承礼。

获评者深耕各政法领域,以专业守正义:获评“2024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中,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庭长颜瑶瑶,牵头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全年发放家庭教育令490余份,创新推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大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马仲双,从检16年,实现办理刑事案件1200余件“零差错”,获评“省级业务能手”称号;保山市公安局警务技术一级主管鲁永顺,20年创新缉毒新战法,在数据与卷宗间筑牢铜墙铁壁;宣威市公安局普立派出所所长孙道珊,攀崖出警,护“空中校车”安全;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治科一级警长黄笑,19年来将非遗陶艺化作帮助戒毒人员戒断心瘾的“良药”,指导、陪伴戒毒人员揉泥塑形,重返社会;华坪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吴朝富,护矿山企业复苏、守农户民生,当营商环境“筑基者”;江城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法官朱凯,推“无讼社区”,解象损难题、护民俗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楚雄州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云娟(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跑遍10县(市)讲安全,7年办理300件案件无错漏,织“咪依噜”防护网护孩童;丽江市古城区司法局束河司法所所长和万娟,新平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晓娟等基层工作者,将法治种子播撒到万家,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贴心人”。



十人岗位各异,但都践行“法治为民”初心,融专业与温度,为法治云南注入活力。

“特别贡献集体”大牛圈联防所驻守临沧市镇康边境,6名联防员处置涉边案200余件,接待全省8个边境州(市)234人考察,作为唯一代表获省委、省政府春节慰勉;“特别感动人物”寻甸县检察院丁文涛,15年做公益,帮扶1013名特困学生,带动15万余人次参与爱老助幼,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自2009年起,该活动已挖掘300余名政法先进典型,串联起云南法治进阶路。未来,活动还将扩大选树范围,吸纳社会力量,以典型引路凝聚法治合力,为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筑牢根基。

省人大、省政协、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云南省监狱管理局、云南省戒毒管理局、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等相关领导出席当天活动,来自全省的政法干警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400余人参加颁奖典礼。


部分获评集体(个人)事迹

特别贡献集体

大牛圈联防所

守边固防的“生命界碑”

在云南西南边陲的崇山峻岭间,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旗下的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大牛圈边境联防所如同国境线上的“钢铁堡垒”,昼夜守护着4.2公里的边境线。6名驻守队员以青春担使命、用热血铸忠诚,在海拔1500余米的边境线上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界碑”。


“从帐篷到板房,再到如今的楼房,记录着联防所的成长历程。”该所党支部书记李文荣的话语里,藏着联防所的成长故事。作为土生土长的蚌孔村人、联防所第一批队员,他亲历了这里的每一次蜕变:暴雨中,临时帐篷被雨水倒灌,队员们蹚水整理物资;板房里,生火做饭时浓烟呛得人泪眼婆娑;更难忘拦阻设施不完善的岁月,“人防”就是最坚实的屏障,队员们每日穿梭在高风险的边境丛林小径,危险如影随形。

“一次紧急任务返程,我们在巡逻路上排除了10余枚未爆地雷,那是离死亡最近的一次。”李文荣的回忆凝重却坚定。

大牛圈联防所的坚守早已融入边疆各族群众的心中,铸就了“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的钢铁长城。

“看到红旗和队员们的身影,心里就踏实。”常年在草山放牧的村民道出心声。在边疆群众眼里,联防所是“安全信号”,更是“定心丸”。

4年来,联防所牵头处置、联合打击各类涉边违法案件超过200起,成为维护边境安宁的“关键枢纽”;其创新的建所模式、务实的守边经验,更让这里成为全省强边固防的“示范标杆”,吸引全省8个边境州(市)、234人次考察团前来学习,“红色堡垒”的经验正沿着国境线不断辐射,为全省固防工作提供“镇康样本”。

脚下是家园热土,身后是伟大祖国,大牛圈的故事,仍在强边固防的新征程上继续书写。

特别感动人物

丁文涛

公益检察路上的“领头雁”

从退伍老兵到检察干警,从普法讲堂到15年公益志愿服务,他用脚步丈量寻甸热土,用坚守使“小爱”向“大爱”汇聚,用坚守绘就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画卷。他就是寻甸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室负责人,寻甸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寻甸绿芽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丁文涛。


丁文涛常走公益路、常做公益事,邀约亲朋好友、同学、战友、爱心人士组建爱心基金会。在他的全力推动下,2011年,寻甸绿芽志愿者协会顺利诞生。目前,协会正式注册志愿者高达2000余人。

在丁文涛的组织推动下,协会通过广泛开展“童心圆梦”“捐资助学”“扶孤助残”“扶贫济弱”“爱心助农”“生态环保志愿行”等系列活动,带动寻甸全县15万余人次参与助力保障改善民生、基层社会综合治理、乡村振兴等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实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9200小时,无偿献血5200毫升,带领团队组织830余次爱心公益活动,发放爱心物资价值高达450余万元;组织大型活动志愿服务42场,为福利院及孤寡老人义务理发13170余人次,帮扶走访孤、残、留守儿童近6300人次。

入了检察门,就是检察人。丁文涛虽不是检察官,却甘心成为“最强助力者”,他充分发挥寻甸绿芽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优势,积极寻求跨界共建破圈融合,以“绿芽未检+绿芽志愿协会”方式,为未检工作注入社会力量,切实推动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无缝衔接。

“援助3个月,我虽然是德钦检察的匆匆过客,但绝不能成为看客。”为积极响应昆明市检察机关号召,丁文涛主动请缨,奔赴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人民检察院开展援助工作。

在援藏期间,丁文涛义无反顾参与德钦县人民检察院各项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协调寻甸绿芽志愿者协会、爱心企业,为当地学校捐赠3万余元体育用品。

在公益路上,丁文涛用多重身份的辩证统一,给出新时代“何为共产党员”的寻甸检察答卷:在方寸档案间解码检察初心、跨越雪域屏障、筑牢民族同心,于市井街巷中书写为民情怀。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文 活动主办方供图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李鸿睿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春城晚报 incentive-icons
春城晚报
云南都市类报纸第一品牌
63524文章数 597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