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时成败难论英雄,让子弹再飞一会
作者:李莉
编辑:一然
风品:张戈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提出差异化战略,即产品服务的特色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壁垒。说白了,就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在利率市场化深推、行业竞争日烈的当下,多数银行面临着同质化经营压力。如何真正实现“不一样、有特色”,成为从业者一道必答题。对此,北京银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紧扣“五篇大文章”,在不断洞察市场、赋能用户中,提升专业服务力与市场响应效能,继而走出一条特色经营路径。
就在2025年11月5日,北京银行苏州分行为苏州相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融资1亿元落地。作为全国首笔文旅数据资源挂钩贷款,其响应了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融资场景深融的政策导向,为助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了“京行样板”。
1
三管齐下 文化金融样板
《周易》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为城商行龙头,北京银行深知文化产业对国家复兴的驱动作用。早在2006年,便将文化金融纳入全行战略,打造“贷动文化、创意无限”特色品牌。
聚集具体实践,首先,构建起创新产品矩阵。面对头部企业推出“文化领军贷”、针对影视赛道创新推出“剧影e贷”。融合多维度数据,推出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文旅e贷”,叠加文创普惠贷、文化IP通、创意设计贷等系列产品,共同实现了对九大类文化业的全覆盖。
其次,优化组织架构、明确职能提升效率。为精准服务文化产业,北京银行建立了“总-分-支”三级专营架构。总行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文化金融领导小组并专设部门;分行层面布局8家重点及9家特色发展分行;支行层面则形成3家文创专营支行与22家文创特色及综合支行互补的服务网络。专营支行承担着服务示范、产品创新、资源汇聚和人才培育的核心职能。
以北京雍和文创支行为例,为北京环球影城、北京冬奥开闭幕式总制作单位等提供近20亿元支持,获评国家级文化金融专营机构;再如连续四年作为唯一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支持北京国际电影节,深度参与2024北京文化论坛等重点活动。
仅2025上半年,北京银行就与北京市广电局、电影局、文旅局签订合作协议,实现6 部春节档影片金融支持全覆盖,为《哪吒之魔童闹海》出品方、制作方等近10 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再次,注重顶层建设。出台“千帆计划”专项方案,2024年带动战略客户新增授信300亿元;2025年又制定《北京银行推动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划(2025-2029 年)》,发布“超高清视听产业金融服务计划”、“新影擎计划”“文旅消费金融服务行动计划”等进一步深化战略布局。
所谓文体不分家,北京银行还携手北京市体育局发布“京彩体育贷”融资服务方案,为体育及周边产业给予定向支持。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文化金融贷款余额 1434.52 亿元,较年初增长 26.74%。
而此次全国首笔文旅数据资源挂钩贷款的落地,又为文旅企业的轻资产转型、数据要素价值转化提供了可复制路径,进一步夯实了北京银行文化金融特色。
2
专精特新第一行
五篇大文章的真功夫
科技创新是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金融赋能则是实现其规模化落地的重要一环。这也是北京银行特色化的另一标签。
围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等重大部署,该行坚守科技金融定位,在强化政策对接、产品创新、服务优化中,逐步完成了科技金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系统性跨越。
为构建开放协同的科技金融生态,北京银行创新推出“领航e贷”子产品“领航AI贷”,以及“科创e贷”“e投贷”“研发贷”等一系列产品,成功落地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首笔“科技研发贷”试点业务,目前该行建立了“1+18+N”专营架构,还在全国设立了87家科技特色支行和46家专精特新团队......
同时,为做好风控、更精准赋能,还全面上线了“科创雷达”科技企业评价体系,2025年前三季发布“人工智能+”服务计划,推出专项产品方案。并联合北交所帮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联动超千家VC/PE机构打造“股债联动伙伴计划”,搭建AI智能撮合平台,助力企业“找人、找资源、找政策”,可谓融资又融智,编织了一张系统生态化赋能大网。
截至9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4377.10亿元,较年初增长20.16%,服务企业超2.6万家,北京地区八成上市科技企业背后都有其支持身影。
正如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霍学文所言,“我们就是把科技金融作为‘第一战略’,坚定不移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从上述种种看,北京银行确实下了真功夫。而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实实在在的陪伴背后,也折射了该行的长期主义、复利效应,即用“生态”打“单体”,用“长期”换“忠诚”。通过服务大量科技企业,该行沉淀了大量低成本存款,负债成本率只有1.72%,全行业领先。
再看绿色金融,同样捷报频频、落子不断。2025上半年,落地全国首笔电子信息行业可持续发展(ESG+危废强度)双挂钩贷款,激励企业降低危废产生量并提升ESG表现;完成全行首笔海洋碳汇质押贷款、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推动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落地全行首笔转型金融挂钩贷款及“降碳贷”创新业务,有力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人才先行、注重队伍建设,围绕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转型金融、气候投融资、生物多样性等议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了全行绿色金融专业能力。基于上述扎实工作,北京银行作为唯一金融机构荣获北京绿色交易所2024年度优秀参与人“绿色金融奖”。
在普惠金融领域,北京银行同样多管齐下,制定了《北京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25-2029年)》;优化线上业务布局,升级“统e融”一站式融资服务平台至2.0版本,整合“爱薪贷”“科创e贷”“抵押快贷”等产品,打造普惠客户线上服务统一窗口;升级普惠线上续贷产品,支持全量普惠业务无还本续贷线上一键申请与模型自动审批;还深化了智能风控体系建设,以让研发应用更契合自身风险文化、客户结构。。
截至2025年9月末,北京银行贷款总额2.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38%。其中,公司贷款(不含贴现)规模1.4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34亿元,同比多增354亿元,增幅11.98%。尤其是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20.16%、26.20%、16.91%。
3
五大特色银行
护城河越挖越深
《芒格之道》一书曾揭示,长期主义时间只是表面现象,按照最终目标来规划自己目前以及未来的资源投入,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与责任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精髓。
过去三年间,北京银行以"五大特色银行"建设为核心,开启了一场持续战略转型。除了"儿童友好型银行"、"伴您一生的银行"、"专精特新第一行"等特色定位,还将"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作为数字化转型引擎,一步步抬升了差异化壁垒。
如面对房市调整带来的融资环境变化,北京银行突破传统零售业务框架,目光投向儿童及青少年这一蓝海市场。通过打造全国首家"儿童友好型银行","京萤计划"升级至3.0版本,构建起"数字家庭"服务模式,形成财商培育、阅读成长、社交发展三位一体的儿童金融服务生态,不仅开辟了新业务增长点,还为零售转型找到了独特突破口。
更可贵的是,取得突破的北京银行并没停止脚步,而是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推出了"伴您一生的银行"综合服务方案。这一升级标志着该行从单一业务创新迈向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展现出打造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的战略远见。通过覆盖客户从儿童、成长、创业到养老等权生命周期的金融需求,该行极大增强了客户黏性,推进了业务结构升级。
当然,客群的拓展也意味着更多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考验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运营效率。对此,北京银行的答案是建设"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银行"。正如霍学文所言:"科技边界决定发展边界,未来银行必然是数字银行。"这一理念驱动着北京银行在2025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2.0新阶段。
具体实施层面,北京银行以"All in AI"的决心,构建起独具特色的"1213"AI体系。该体系包括一体化算力底座、两大模型开发平台,依托百余项AI核心能力,建设三百余项智慧应用场景。通过全面推进"全数据驱动、全客群细分、全渠道整合、全产品适配、全策略闭环"的数字化目标,该行正将人工智能深融入业务流程和客户服务,打造面向未来的特色竞争力。
可以看出,技术产品创新只是表象,北京银行的战略精髓在于注重战略协同与综合价值创造。"五大特色银行"建设与"五篇大文章"其实是深度融合、有机统一的。自身特色与国家战略融会贯通、亦步亦趋,由此北京银行的差异化壁垒便养成了,在为实体经济精准注入金融活水的同时,炼成了自身成长韧性,护城河越挖越深。
4
三项“千亿级”跨越
新三大战役迎收获季
所谓春华秋实,有付出就有回报。最新出炉的三季报显示,北京银行业务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实现了存款、贷款及存款日均余额的三项“千亿级”突破。
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存款总额达1.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14亿元,增幅7.12%;其中,公司存款日均余额1.7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110亿元,增幅13.44%。贷款投放方面(不含贴现),总规模1.4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34亿元,同比多增354亿元,增幅11.98%。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地区贷款余额4783亿元,较年初增长340亿元,增幅7.66%,显示出区域深耕的持续成效。
除了规模提升,业务结构也在优化。相较对公业务,零售以轻资本、弱周期和资金稳定的特点,正成为银行穿越经济周期的“稳定器”,也是检验银行客户经营力的重要标尺。
基于这一认识,北京银行近年来不断加码零售转型。2023年,将零售列为全行战略核心;2024年进一步提出以“大零售-大运营-大科技”为核心的“新三大战役”,系统推进零售业务转型与能力建设。
得益于两年多的蓄力,该战略已渐入收获季。截至2025年9月末,北京银行零售储蓄业务实现“量价双优”,储蓄日均余额较年初增长12.53%,核心存款增量占比超80%。在个人贷款方面,余额达7056.84亿元,同比增长1.99%。背后离不开个贷结构优化,一方面加大北上深及长三角等核心区域的高品质居民按揭信贷供给,一方面重点支持绿色消费、以旧换新、家装、汽车等领域的消费信贷需求。
客户基础与财富管理方面,也是一片涨姿势:截至2025年9月末,AUM(管理客户总资产)余额破1.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23.78亿元,增幅12.94%。零售客户总数破3100万户,代发业务规模超1100亿元。
其中,贵宾客户量超123万户,较年初增长10.40%;私行客户20586户,较年初净增3126户,增幅17.90%;私行AUM规模2240亿元,较年初增长282亿元,增幅14.39%。
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也展现出一定韧性。2025年前三季,该行营收515.8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210.64亿元,同比增长0.26%。其中,利息净收入392.46亿元,同比增长1.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2.69亿元,同比增长16.9%,非息收入增势喜人。
2025年9月末,不良贷款率1.29%,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在复杂经济环境下能逆势改善,为潜在风险提供了安全边际,个中风险管控力值得肯定。
5
四个隐忧 且看优势变胜势
不过,如同硬币总有两面,看到喜增喜变、潜在价值点的同时,一些隐忧不足也需警惕。
首先,最新财务表现中,与其他上市城商行相比,缺乏突出亮点。浏览A股17家上市城商行三季报,有14家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仅北京银行、贵阳银行、兰州银行三家营收负增,且其净利增速也仅高于贵阳银行、厦门银行。
其次,市场较关注昔日城商行“旧王”与“新王”间的对比。截至2025年9月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4.9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4.68%,北京银行为4.8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95%。
深入一度看,尽管江苏银行总资产规模仅领先北京银行0.8%,盈利能力却已明显赶超。2025年前三季,前者营收671.83亿元,同比增长7.83%;归母净利305.83亿元,同比增长8.32%。不仅增速更快,营利分别超过北京银行155.95亿元和95.19亿元。
此外,同属江浙地区的宁波银行也升势咄咄:2025年前三季营收549.76亿元,归母净利224.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32%和8.39%。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3.58万亿元。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来看,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分别为15.87%、9.86%和13.81%,北京银行也处于劣势。
再次,往期一些违规瑕疵,虽不代表当下情形,仍提醒企业要夯实品控风控篱笆。如2025年9月末,因贷款分类不准确、金融投资业务减值准备计提不充足等七项违法违规行为,北京银行被北京金融监管局罚款530万元,两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再如2025年5月,因贷款管理不到位、违规调整还款计划、贷后管理不到位等,北京银行南昌分行被罚170万元,因贷后管理不到位等,南昌高新支行和南昌红谷滩支行分别被罚30万和40万元。
再者,警惕投资业务波动拖累业绩表现。尽管资产规模稳步扩张,但2025年前三季北京银行投资收益为99.03亿元,同比减少3.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8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7亿元减少14.06亿元。2025上半年,由于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投资估值同比减少,该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0.9亿元,同比减少89.32%。
截至2025年9月末,金融投资资产规模1.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1%,占总资产比36.2%。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3735.6亿元,较上年末小幅下降0.5%;债权投资7604.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56%;其他债权投资635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75%。
2025年前三季,公司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82%、11.87%、8.44%,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24、0.1、0.51个百分点。且拨备覆盖率195.79%,较上年末下降12.96个百分点。拨贷比2.53%,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需风险抵补力有所削弱。
一番梳理可见,北京银行正处于爬坡较劲的关键节点,一方面"五大特色银行"建设、"五篇大文章"深耕,构建了稀缺的差异化路径,在黏住更多用户拓展更多新增空间的过程中,不断积蓄着发展力量。一方面,自身一些瑕疵短板、加之外部竞品的咄咄升势,又透出该行进一步自我完善、打开成长性夯实合规度的急迫性。
都说深蹲之后是起跳,如何把差异化优势变成业绩胜势,尽快消解外界疑虑,重新王者归来?一时成败难论英雄,不妨让北京银行的新答卷“子弹”再飞一会。
本文为首财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