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11月20日下午,记者从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北京已投入运营的“七站两场”日均保障到发旅客约123万人次、年均约4.5亿人次。今年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将具备开通条件,届时,北京将形成“八站两场”,铁路民航交通网络更加畅达。
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兰表示,目前,北京“八站两场”治理格局初步形成,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牵动各方推进规划建设管理运营衔接,深化重点站区管理体制改革,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北京朝阳站、北京丰台站相继开通运行,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成,“八站两场”形成多中心、网络化交通骨架,极大提升首都客运综合承载能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撑,强化北京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枢纽功能。
当前,北京已形成全国首创的重点站区管理体制,实现“一个平台协调、运行机制协同”,初步形成“建管运有机衔接,路局市一体联动,场站城融合发展”的超大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化治理的“北京样板”。
在强化交通接驳功能方面,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正不断优化各场站的抵离服务,完善接驳体系,推进空铁城市运能衔接。“八站两场”实现地铁全覆盖,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衔接更加顺畅。
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推动北京西站、清河站实现双向安检互认,北京南站、北京丰台站实现单向安检信任,高峰时段旅客通行和换乘效率大幅提升。
同时,坚持“设站不设场”的原则,疏解腾退部分公交场站,增设出租车、网约车落客区,有效缓解周边路网拥堵。朝阳站周边交通拥堵指数与开站相比下降80%,客流高峰期旅客乘车排队时长显著缩短,通行效率显著提高。
在信息共享和精准调度方面,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共享运行数据,客流预测与实际差异率控制在2%以内,实现了“小时级”“列车级”精准调度。铁路部门夜间开放候车室,常态化开启快速进站厅,“一站一策”实施地铁组网延时等措施,以公共大运力兜住夜间抵京大客流“最后一班车”,保障夜间抵京客流“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还着力推动建设花园站区、文化站区,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站区更新从拆违治乱向系统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运行效率、改善环境品质的综合升级转变。
五年来,以“亮出北京站广场”为标志,完成了16大项58小项更新任务,拆除违建1.23万平方米,腾退场地1.24万平方米,扩容公共空间1.15万平方米,推动解决了9个方面35个历史遗留问题,将更多空间还给旅客,旅客出行环境和视野更加通透畅快。五年来,各站区及周边新增绿地7.65万平方米,翻新绿地12.2万平方米,“八站两场”平均绿化率达42%,设置立体花坛29座、景观小品309个。
王兰表示,下一步,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将继续深化重点站区改革创新,紧扣重点站区“城市客厅、活力中心、首都门户”定位,全力建设“管理运营协同高效、安全秩序稳固优良、抵离服务便捷舒适、形象品质提档升级、站城融合带动发展”的重点站区,推动铁路、民航与城市深度融合发展。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张彦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