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咏梅,是因为她的一话:
“能不能别修我的照片,如果一定要修,可不可以不要修掉我的皱纹,那是我好不容易长出来的。”
![]()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什么叫真正的自信。
人们常赞叹咏梅的优雅,却鲜少有人知道这份气质淬炼自怎样的熔炉。
她的童年是一部"不被看见"的创伤史:重男轻女的母亲、缺席的父亲、冷漠的家族。
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创伤让咏梅在后来的成长中饱受折磨。
她说自己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童年的对抗。
原来所谓优雅,不过是把伤痕绣成了锦缎。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原生家庭。

能杀出原生家庭的,都是狠人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曾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而每一个深陷原生家庭废墟中的人,他们都要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遍一遍地杀死过去的自己。
他们既要与内心的自我怀疑和习得性无助搏斗,又要抵抗环境的拉力,避免重复父母的错误,打破代际传递的魔咒。
但杀出原生家庭,并不意味着彻底割裂或永远仇恨。真正的"狠",是在理解后依然选择不同的路。
这就不得不提到——人生剧本开头便写满"弃局"的伊能静。
父亲因重男轻女而抛妻弃子;母亲嫌她是累赘;6岁开始辗转寄养,像件被不断转手的行李。
伊能静从小就感受到了不被爱的痛苦,这种自我怀疑也让她在婚姻中像一只惊弓之鸟,不断地试探对方会不会抛弃自己,这种不安全感最终导致第一段婚姻以失败告终。
但也就是这段婚姻的结束,促使她开始觉醒,转头去疗愈原生家庭所带来的创伤。
如今,经过十多年的修炼,57岁的她,已然获得了事业和家庭上的成功,她用半生的时间,完成了从“弃女”到“女王”的蜕变。
正如作家东野奎吾所说:"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成长,从不由原生家庭决定
《不原谅也没关系》一书中说道:创伤不是你的错,但复原是你自己的责任。
人生最大的挑战,不是如何逃离过去的伤害,而是如何让伤害成为过去。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自我救赎,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呢?
1、承认伤害的存在
很多人一辈子困在原生家庭里,是因为他们不敢承认:“我的父母,确实伤害了我。”
接受伤害的事实,不代表你软弱,不代表你无法继续爱他们,而是你开始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只是你人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2、建立“心理隔离”
说到心理学上的“分化”,它指的就是从情感上独立于原生家庭。
这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是千辛万苦。很多人一辈子活在父母的阴影下,不仅因为他们没有放下伤害,更因为他们始终没有做到情感上的“独立”。
你是否还在因为父母的评判而怀疑自己,甚至把他们的期待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如果是,那么你需要开始学会建立心理上的隔离。
也许这意味着在某个时刻,你要对父母说:“我明白你们的用心良苦,但我的人生,我自己决定。”
3、找到替代性支持
找到你自己的支持系统,是治愈创伤的重要一步。
人们往往低估了一个稳定支持者的力量。研究表明,哪怕只有一个理解你的朋友、一个支持你的心理咨询师,都会大大提高你复原的能力。
这是因为,创伤后的恢复不仅仅是自我疗愈,更是建立在与他人的连接和支持之上。
正如罗翔老师所说:“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挑战,特别是来自过去的伤痛。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超越过去,走向更好的未来。
所以,最后我想送给你一句话,愿你:
“做自己想做的事,
爱自己想爱的人,
走自己想走的路,
痛了就哭,喜了就笑。
累了就歇,好了就走......”
去走属于你自己的路,去爱你自己的生活,去感谢每一个经历,因为它们都会在某一刻,成就更好的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