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彭老总自从1959年后就波折不断,再也没有出来工作过。其实这个想法不太准确,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还算平静,1965年也曾短暂复出过,担任西南大三线的第三副主任。
这个西南大三线,其实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作战,国难思良将,彭老总在国家危难的时刻,又一次被请出山。
不过从职务名称上可以看出,他这位昔日主持军委工作的开国元帅,上面还有三位领导。而其中有两位还是他曾经的部下,这个遭遇,也是令人唏嘘啊。
![]()
一、为何要建设大三线?
时间进入60年代后,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非常大,美苏这两级与我们都不睦,随时都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尤其是1964年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让教员下定决心要搞“三线”建设,这样至少被强大的敌人突袭后,不会连还击的力气都没有。
教员多次在中央会议上提及:我们现在的建设都在沿海,全集中在一块,不搬家不行呢。搞到二线也好嘛!为什么不可以搞到二线?四川、云南、贵州这些三线都可以搬去嘛。
他的眼光看得很远,但如果建设三线,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成本要远高于沿海,因此领导层也经过了多番讨论才达成统一,最终在1965年2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西南三线建设体制问题的决定》,事情成定局。
![]()
从这个经过可以看出,三线建设的初衷就是为了打仗,若美、苏对中国也来个“北部湾事件”,即便我方一时不敌,也可以利用空间来换取反击的时间。同时,也能保留住一部分种子。
三线建设是个大工程,中央在筹备之际就确定好了主任及第一、第二副主任的人选。但教员很快发现一个问题,“三线”是为军事而建,可拟定的领导班子在军事方面威望都不够。
那怎么办呢?有资历、能镇得住的老革命大多还在重要岗位,突然抽调去负责后方建设,人家估计也不愿意。思来想去,也就正在赋闲的彭总合适。
一开始组织让傅懋恭去劝彭总出山,但彭总觉得以现在的身份去工作多有不便,因而婉拒。后来主席邀请彭总面谈,双方推心置腹了很久,临末了主席还说:也许当初的事真理在你那边,让历史去作结论吧!彭总终是被打动,含泪答应赴任。
其实彭总最初不想去,有一部分重要原因就是担心到了西南会跟几位领导相处起来尴尬,届时自己的命令完全没人听,领导也不知以什么态度对自己。幸好,他的担忧多余了,上面的正、副主任都表现得非常尊敬,尤其是两位老部下。
![]()
二、地位对调令人唏嘘
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的主任是李井泉,1930年红一方面军成立时,李井泉担任总政委办公室秘书,彭总则是方面军副总指挥,两人在工作上经常需要打交道。
1933年红一方面军进行了一次整编,李井泉出任红三军团四师政委,领头上司就是彭总。抗战时期,李井泉在八路军任职,彭总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同样有着领导关系;
到了解放战争,李井泉主持晋绥地区的土改、征兵、行政工作,而晋绥相当于西北野战军的大后方,他努力做出的后勤保障,为彭总在前线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两人在历史上是老熟人,彭总的地位一直要高很多,因此李井泉听说彭总要来给自己做副手时,心里五味杂陈,为了不让场面难堪,同时也是顾及彭总的感受,他有机会就刻意避开彭总,尽量少见面。
不见面归不见面,该有的照顾还是会有,当时李井泉兼任西南局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等多项要职。不仅是大三线,整个西南都有很大的话语权。他就经常给下面的干部打招呼,要求在工作和生活上多关照关照彭总。有李井泉这个一把手表态,西南各地对彭总就没那么“畏之如虎”。
![]()
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任是程子华,他加入红军的标志事件是领导大冶兵暴,而兵暴之后起义部队就并入了红5军,军长正是彭总。所以在参加红军一事上,彭总也算程子华的引路人。
程子华的任职非常跳跃,土地革命先在中央苏区战斗数年,后被周公安排到鄂豫皖正待长征的红25军;抗日战争先到第二战区做统战工作,后到晋察冀领导发展建设;解放战争先是归晋察冀管辖,后又划到东北建制下。
虽然后续的经历与彭总直接往来不多,但毕竟有最初的渊源在,程子华对彭总还是有独特感情的。他比李井泉更早知道彭总要到“三线”任职。
1965年9月23日彭总在教员的劝说下答应赴任,三天后正在北京汇报工作的程子华就接到傅懋恭的电话,获悉了这个消息。
他与傅懋恭交流结束后沉默了很久,当天就带着秘书去拜访彭总。此事给秘书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回忆起都很感慨。
![]()
他们进入彭家后,看到彭总穿着一件稍破旧的军大衣,脚上是一双解放鞋,手里还拿着除草的农具。身子骨看上去还硬朗,只是明显苍老了许多。
程子华也没拐弯抹角,直述来意:“傅懋恭同志已经跟我讲了,毛主席和中央几位首长在颐年堂跟你聊过要去西南三线建委工作的事。傅懋恭同志让我替他给你问个好。他还提到,我对大西南那边的地形熟悉,所以让我来给你说说三线建设现在的进展。”
彭老总笑着回道:“真心感谢你们的关怀。主席跟我聊了去西南三线建委任职的事,我完全听从中央的安排。什么时候去成都,等我跟手下人合计合计,再告诉你具体情况。”
这次会面结束,程子华马上向李井泉汇报了情况,三线那边就做好了相应安排。而之后彭总抵达成都的第三天,程子华又马上带着秘书前去探望。
![]()
程子华叮嘱秘书一定要多去看望彭总,同时又对彭总说:您有什么需要办的活就交给他,毕竟他是从中央警卫师过来的干部,能担事。
彭总笑着摆手:你管理三线建委的那么多事,忙得团团转,就不用特意来看我了。你秘书还得陪着你到处跑,怪累的。你放心吧,我这里有同志照应着,挺好的。
很明显,尽管职务有所变动、上下级的位置也调转过来,但大家都没把彭总当手下看待。而彭总在大三线也是尽心尽责,多次与工人、农民们一同工作,众人都深感敬佩。
只可惜,他留在西南的时间并不久,第二年,大的风暴来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