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1月18日上午,枫泾镇新元村核心区块的400亩农田里,移栽机来回穿梭。嫩绿的油菜毯状苗从机器中稳稳滑落,钻入松软的泥土,不多时就铺满了田垄。这种“插秧式”油菜移栽技术,在上海地区尚属首次应用,以机械化替代传统人工,让油菜种植像插秧水稻般高效精准,成为破解“稻油争时”难题的关键突破。
![]()
稻油轮作,是上海农耕的“黄金搭档”,不仅实现粮油兼丰、守护国家粮油安全,更通过“冬种油菜、春赏花海、夏收稻浪”的生态循环,让农田变身“四季花园”。但长期以来,油菜生育期长与水稻播栽时间冲突的问题,使许多农户担心影响水稻收成而不愿种植油菜。为了突破局限,今年枫泾镇与新金山农商集团合作,并依托上海市农科院选育的“沪油杂156”、中油所王汉中院士培育的“中油杂501”等高产品种,结合机械化移栽新技术,重新激活了“稻油”轮作的生命力。
![]()
据悉,作为上海首个稻油轮作试点,新元村10月上旬便启动筹备。50亩育苗苗床提前完成翻耕整地,10月中旬完成种子播种,11月中旬移栽机完成调试后启动移栽。期间,从农科院专家到农业技术人员,全程蹲守田间,手把手指导农机手操作,确保移栽深度、株距精准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试点的400亩核心区块,正是沪派江南新元单元的重点区域。“在市农业农村委和市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采用‘双密双高’标准,配合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预计亩均油菜产量200公斤左右,较传统种植增产30%。”枫泾镇农服中心主任鲁磊介绍,“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产量,更通过机械化移栽和绿色防控实现了生态种植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
“传统人工种油菜,2个劳动力一天只能移栽半亩地。通过油菜毯状苗育苗和机械摆栽,一台机器一天就能移栽30多亩地,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按照当前油菜籽每公斤6元的价格,每亩能增收1000多元。”上海市农科院庄行综合试验站副主任杨立勇表示。
记者:勾瑞
通讯员:俞翔
编辑:干钰琼
责编:干钰琼、杨丽
审核:陈建军、林堃
![]()
上观号作者:上海金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