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四五”期间,广东把“城乡距离更近”的愿景变成了实景,城乡高质量发展画卷徐徐铺展……乡村的路能跑冷链车了,城里的医生常下乡了,城乡居民的钱包差距也逐渐缩小了。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本期“信心有数”带你拆解,广东如何用实干拉近城乡距离。
城乡居民收入比
乡村钱包鼓得快 城乡融合见实效
翻开广东居民的“收入账本”,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的2.49降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2.29,乡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在江门新会,一颗新会茶枝柑见证了这场变化。通过构建全产业链,新会陈皮产值达261亿元,带动超7.8万人就业,人均增收超2.6万元。从种植、加工到文旅融合,一颗柑果串起了城乡共富路。“农村钱包鼓得更快”不是口号,而是千家万户账本上的真实变化。
要想富先修路。在广东,乡村基建“连”得顺畅。截至2024年10月,广东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4圈半。如今在梅州,金柚从树上摘下直接运到分拣中心,当天就能出现在广州超市货架;茂名荔枝搭上冷链路,48小时内可送达全国180个城市,再也不用怕“好果烂在枝头”。数字基建也没落下,广东是全国首个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光网全覆盖的省份。果农们对着手机就能开通直播售卖农产品。
过去四年,广东县域经济也获得长足发展。2024年,广东57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共1.8万亿元,自2022年以来年均增长4.9%。57个县(市)整体经济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全省平均水平。揭阳普宁靠纺织服装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亿元,规上企业超200家,带动30多万人就业;江门台山深耕滨海旅游,仅2025年上半年就吸引超300万游客,收入超27亿元。
“融合组合拳”
广东城乡CP合力 共富路上一起冲
广东城乡能在四年里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是偶然,而是一套贴合实际、精准高效的“融合组合拳”在发力,每一步都踩在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上。
一方面,聚焦产业,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系列政策。2022年底至今,省累计安排70.5亿元为粤东西北地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注入资本金,安排2.2万亩专项用地指标支持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在云浮罗定,佛山助力打造的肉桂产业园,把“小肉桂”做成了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年产值达6.35亿元。
“十四五”期间,广东累计创建1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92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越来越多农民告别“离乡打工路”,在家吃上了“产业饭”。
另一方面,健全新型帮扶协作机制。2022年底,广东开始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横向帮扶、纵向帮扶相结合。珠三角6市累计投入帮扶协作资金超过162亿元,12个市级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累计引进项目超过600个,计划总投资超过2100亿元。
纵向上,医疗、教育等多方支持。首次创新安排156家省直机关及有关单位组团对全省57县(市)及5个重点老区苏区市辖区进行帮扶,完成重点帮扶任务超1100项、重点帮扶项目超过800个。
如今的广东城乡,正朝着“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走。随着政策持续加力、资源不断汇聚、产业持续升级,未来的南粤大地,农村会有更稳定的好工作,县城会有更优质的服务,城市会有更鲜美的乡村产品,城乡居民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一幅“城美乡富、宜居宜业”的新图景,还在继续铺展。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南方智媒科技
策划:王卫国 邹莹
统筹:凌慧珊
文案:孔令旖
设计:欧阳静 邓捷敏 豆包AI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