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仗的乌军,要去给欧盟看大门?”维尔纽斯会场里这句话一出口,在场的小国国防部长们立马支起耳朵——自家陆军加起来才万把人,真要让五十万打过实战的乌克兰老兵驻在边境,那可比贴满“北约请自重”的标语还管用。
算盘听着响,可账得一本本算。 1. 乌军自己:50万里头20万受过西式训练,可打完两年高烈度仗,重装备快打光,弹药补给全看西方“打卡发工资”。真拉去波罗的海,谁供他们第二套坦克、第三套火炮? 2. 欧盟条文:共同防务条款写得清清楚楚,非成员国部队不能算“欧盟兵”。硬塞进来得改条约,27国议会拖个三五年,俄罗斯早就把军演开到家门口。 3. 俄罗斯反应:梅德韦杰夫把话挑明——乌军只要踏出本土,就算“跨境威胁”。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给的数据很直白:北约东翼兵力已加40%,再补上一支“非北约却打过硬仗”的部队,俄总参推演里把“72小时占波罗的海”干脆改成“48小时”,不是吓唬人,是给自己台阶下:先动手,理由你们给了。
![]()
更现实的是钱。欧盟去年军费2700亿欧元,听起来豪横,可2700亿里三成拿去填通胀窟窿,剩下一半养现役部队、修机场、换潜艇,真拨给“外籍保安”的预算没影子。另一边,俄罗斯2024年把国防拉到GDP6%,创苏联解体后纪录,卢布爱贬不贬,炮弹是实打实在流水线下线。一比一烧钱,欧洲股民先怂,立陶宛股市听说要“长期供养乌军”,国防板块隔天跌3%。
![]()
小国立陶宛倒是最热心:自家陆军五千人,对面白俄罗斯方向俄军一个机械化师就能包饺子。乌军真来驻扎,哪怕放一个旅,也算“人多势众”——可拉脱维亚私下嘀咕:乌军战斗力强不假,可打仗的脾气也爆,语言不通、条令不同,真在边境擦枪走火,算谁的Article 5?德国更滑头,口头上“支持一切增强东翼的方案”,转身把5000人旅缩成3000轮训,坦克营留给自家土地演习。
![]()
华盛顿那边态度暧昧。拜登政府大选年不想另开新战线,五角大楼只想让乌军留在黑海—第聂伯河一线继续耗俄军,别拉到自己保费区。一旦明年白宫换人,援乌预算被国会卡脖子,乌军“海外打工”工资谁发?波兰媒体爆料:美方私下建议“不如让乌军战后先编入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换句话——想打工,先排队入盟,可基辅入盟会议连邀请函都没影。
乌克兰国内也分两派。65%民众支持“继续发挥安全作用”,翻译成人话:战后找不到工作,当兵还能领外汇,全家不挨饿。可泽连斯基办公室不敢公开接茬——真答应了,欧盟立马把难民遣返名额下调:反正你们有工作,别来抢福利。基辅智库“新欧洲中心”承认,真派兵,每月至少得8亿欧元薪水+装备维护,西方不给专项,乌财政就是给自己挖坑。
一圈看下来,库比留斯的“保安方案”更像情绪安慰剂:小国求安全感,大国省军费,乌克兰换口粮,表面三赢,实际谁都不想先签支票。最可能落地的折中,是战后搞个“志愿兵公司”——乌军退役人员以个人身份加入波罗的海国土防卫队,拿欧盟补贴,不穿乌军制服,不挂乌国旗,给莫斯科留点面子,也给布鲁塞尔留个台阶。真到那一天,波罗的海的清晨还是一样冷,岗哨里换了一批带轻微乌克兰口音的哨兵,枪里子弹有限,对讲机那头,俄语频道依然嘈杂——欧洲的安全,从来不是靠一句话就能“额外保障”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