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文2050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头疼脑热吃点啥?”“家里常备阿司匹林和布洛芬!”
这大概是很多人对这两种药的第一印象。它们便宜、有效、买药不难,关键是见效还挺快。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对“国民止痛药CP”真的完美吗?
答案是:它们确实好用,但也真的不完美。
从退烧、止痛,到心脑血管保护,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几乎无所不能,但与此同时,它们背后也藏着不少“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两种药到底有多神奇,又有哪些不能忽视的风险。
![]()
它们凭什么这么“万能”?
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它们的“本事”说到底,都是靠一个机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前列腺素是身体在发炎、受伤时释放的一种“信使”,它会导致疼痛、发热和炎症反应。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可以阻断合成前列腺素的酶(也就是环氧化酶,COX),从而减轻这些症状。
阿司匹林更“狠”,它是不可逆地抑制COX酶;而布洛芬则是可逆抑制。你可以理解为,阿司匹林是一锤定音型,布洛芬是谈判型。
![]()
阿司匹林:止痛药界的“老前辈”
阿司匹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0多年前,是全球第一个被人工合成的非甾体抗炎药。它的“主打功能”包括:缓解轻中度疼痛(比如头痛、牙痛),退烧;抗炎(比如关节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没错,阿司匹林还是“心梗克星”。低剂量阿司匹林(一般是100mg/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因此常用于二级预防冠心病、中风等。但问题也来了:它对胃真的不太友好。
阿司匹林抑制了COX-1,这种酶在胃黏膜中负责“修修补补”。结果就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胃出血、胃溃疡的风险直线上升。尤其是空腹服用,更是雪上加霜。
提示:阿司匹林最好在饭后服用,或搭配胃黏膜保护药。
![]()
布洛芬:退烧止痛的“万金油”
布洛芬是后来居上的“新宠”,常见于各种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中。它的作用范围和阿司匹林很像,但更偏向于:退烧效果更快,止痛效果更稳;胃肠刺激性更小。
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发烧时,医生通常会推荐布洛芬悬液,而不是阿司匹林。
但布洛芬也不是“没有短板”。它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尤其是老年人、肾病患者,加重心血管负担,比如升高血压;和某些药物有交互作用,比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
所以,布洛芬不适合长期吃,也不建议随便叠加用药。
![]()
“止疼”这事,为什么不能靠它们一劳永逸?
你可能会想:既然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都这么给力,那是不是可以长期吃、预防性吃,甚至多种药一起吃?答案是:千万别这么干。
首先,它们只是“对症”药,不是“治本”药。你头疼,吃布洛芬确实能缓解,但它并不会告诉你头疼的根本原因是高血压、颈椎病,还是压力太大。
其次,它们有“剂量窗口”。无论是阿司匹林还是布洛芬,剂量过大、服用过频,都会带来严重副作用,像胃出血、肾衰竭、心律紊乱等。
再者,滥用止痛药还有上瘾风险。虽然NSAIDs不像阿片类药物那样成瘾性强,但长期依赖止痛药,会让你对疼痛越来越敏感,甚至形成“药物性头痛”。
![]()
划重点:止痛药不是糖,不能想吃就吃。
哪种人群要特别注意?
阿司匹林和布洛芬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下面这些人群,需要特别小心或避免使用:
胃病患者:如胃溃疡、胃出血史 肝肾功能不全者 孕妇,尤其是孕晚期 哮喘患者(部分人对阿司匹林过敏)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人
如果你属于以上情况之一,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别“自己当医生”。
![]()
到底选哪一个?看场合,看身体
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不是互为替代的“双胞胎”,而是各自有“专攻”的选手。
感冒发烧、牙痛头痛?选布洛芬,见效快,副作用相对小。 有心脑血管病史,需要预防血栓?*选低剂量阿司匹林,但要按医嘱长期服用。 急性炎症、关节痛?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其中一种。 儿童退烧?强烈建议用布洛芬,不推荐阿司匹林(可能诱发雷氏综合征)。
![]()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用止痛药?
说到底,止痛药不是不能用,而是要“聪明”地用。下面这些用药建议,值得收藏:先搞清楚“痛”从哪来,别一痛就吃药
短期、间断使用,避免连续多日服用 不要同时服用多种NSAIDs,比如布洛芬和双氯芬酸 服药前后观察身体反应,有不适及时停药就医 有基础病人群,优先咨询医生
![]()
“不完美”的止痛药,也是一种完美的提醒
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之所以被称为“不完美的完美止痛药”,是因为它们的确改善了无数人的痛苦,但也提醒我们:任何药物都不是“无副作用”的万能胶布。
它们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依赖。真正的健康,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规律作息、适当锻炼、保持情绪稳定、定期体检,这才是远离“疼痛”的根本之道。
下次再打开药箱,别忘了多想一步:这颗药,真的该吃吗?
![]()
参考资料: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指导 [2]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使用风险分析,2024年第30期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应用共识(2023年更新版)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退烧药物使用指南(2023年)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