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沪网了解到,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定于2025年11月21日下午14时召开2025年第34次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铜陵兢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兢强科技”)的上会事项。
据悉,兢强科技主要从事电磁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国内主要的铝基电磁线产品供应商之一,其中以漆包铝线为主。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和变压器领域,在工业电机、仪器仪表、电动工具等其他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其中,家用电器为公司收入占比最大的一类应用领域。
据招股书显示,兢强科技拟在北交所募集资金33,000万元,募集资金扣除本次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公司年产25,000吨特种电磁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截图来源于兢强科技招股书)
中沪网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兢强科技还存在以下疑点,现金流常年为负,报告期内却大额分红;募资补流比例远超监管红线,募投项目数据与环评文件对垒;研发团队大部分为兼职,员工学历普遍偏低。
01
现金流常年为负,报告期内却大额分红
据招股书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兢强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7,552.20万元、121,722.65万元、155,912.74万元、78,211.6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160.15万元、6,259.07万元、7,758.35万元、3,991.16万元。
报告期内,兢强科技业绩呈现增长的趋势。不过,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2,938.87万元、26,600.13万元、34,134.59万元和31,658.45万元,占同期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35.78%、39.23%、40.92%和37.97%,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33%、21.85%、21.89%和40.48%。公司应收账款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较高。
受此影响,兢强科技的现金流变现也非常不佳。报告期各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4,139.10万元、-2,983.95万元、-16,342.57万元和7,743.52万元。2022-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为负。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9月13日,兢强科技召开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3年半年度权益分派的议案》,以公司目前总股本59,875,000股为基数,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80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64,665,000.00元,于2023年11月10日实施完成。也就是说,公司在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的情况下依旧选择进行大额分红,而且该年度分红的金额比当期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还要高。
02
募资补流比例远超监管红线,募投项目数据与环评文件对垒
由于兢强科技报告期内现金流处于常年“失血”的状态,加上电磁线行业有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营运资金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兢强科技此次IPO募集资金用途中有10,000万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占募资总额的比例达30.30%。
需要指出的是,据证监会修订发布的《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明确,为规范和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理性融资、合理确定融资规模、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防止将募集资金变相用于财务性投资,再融资审核按以下要求把握:上市公司应综合考虑现有货币资金、资产负债结构、经营规模及变动趋势、未来流动资金需求,合理确定募集资金中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规模。通过配股、发行优先股或董事会确定发行对象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资金的,可以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通过其他方式募集资金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比例不得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对于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企业,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超过上述比例的,应充分论证其合理性。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末11,816.40万元,报告期各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465.73万元、1,506.56万元、1,635.75万元和964.58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6%、1.24%、1.05%和1.23%。
兢强科技所处行业和上述数据来看,很明显,兢强科技并不属于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点的企业。也就是说,兢强科技募资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占募资总额的比例已经超出了证监会规定的30%的监管要求上限。
据招股书显示,年产25,000吨特种电磁线项目作为兢强科技另一募投项目,也为兢强科技本次IPO的主要募投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三年实现达产,达产后预计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07,000万元,实现年均净利润4,561万元。而据兢强科技该项目的环评文件显示,该项目年销售收入将达到95,130万元,比招股书披露的金额高出8,130万元。
![]()
(截图来源于兢强科技招股书)
![]()
(截图来源于环评文件)
03
研发团队大部分为兼职,员工学历普遍偏低
从前述研发费用来看,报告期内,兢强科技的研发投入并不高。另外,据兢强科技第一轮问询函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设置研发中心管理研发人员及相关研发活动,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职责、实际开展的工作内容来认定研发人员。公司研发人员包括当年度仅参与研发活动的专职研发人员,以及当年度研发工时占比高于50%的兼职研发人员。
据兢强科技第一轮问询函显示,报告期各期,公司专职研发人员分别为11人、12人、11人、11人,兼职研发人员分别为11人、64人、66人、62人。也就是说,公司的专职研发人员只有11-12人,剩余均为兼职研发人员,其兼职研发人员远远超过专职研发人员。
![]()
(截图来源于兢强科技第一轮问询函)
除此之外,兢强科技的学历也是普遍偏低,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含子公司)在册员工共有805名,其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只有50人,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6.21%。由此看来,兢强科技研发人员的学历也并不高。
另外,据招股书显示,兢强科技共认定了两名核心技术人员,分别为兢强科技董事长、总经理曾东文和兢强科技董事、IHC项目经理曾怀远。其中曾东文仅为大专学历,而曾东文作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起更多的时间将用于公司经营管理上,是否有时间参与公司研发有待考证?
更 多 财 讯 咨 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