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变“不应该”句式
很多时候,我们和自己对话时,会不自觉用上“不应该”这个词。比如,“这次考试我不应该考得这么差”“我今天早晨不应该起晚”。
试着把“我不应该起晚”换成“我可以起得更早一些”,把“我不应该考得这么差”换成“我还有进步的空间”。对自己说更加正面、温和的话,就是给自己少一份批评与否定,多一份理解与鼓励。
2、避免“强制要求”的词
有时候为了激励自己,我们会说“我必须”“我一定要”。然而,这样强制性的语气,反而容易让人感到压力和束缚,仿佛做不到就是失败,无形中把任务变成了“威胁”。
不妨试着用更轻松的方式描述任务,比如与其说“我今天一定要跑完5公里”,不如说“我今天试试能不能跑五公里”。
当语言柔软了,心态也会变得从容,行动起来也更加轻盈。
3、避免给自己“贴标签”
日常生活中,我们容易无意间给自己贴上标签,比如“我天生内向”“我很笨”。这些标签就像无形的框,限制了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也阻碍了改变的可能。
与其轻易下结论,不如实事求是地看待每一次经历,在社交中紧张,不叫“我天生内向”,而是“我还需要时间适应”;考试不理想,不叫“我不擅长学习”,而是“我要查看一下是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好”。
我们或许不能避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挫折,但可以改变自己对于这些挫折的看法。不给自己的能力设限,是让自己变好的第一步。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余凯扬 图片:深圳Plus)
《夜色圳好》栏目现征集市民拍摄的深圳风景图,投稿方式:关注深圳晚报并在后台留言发送图片【注明“投稿+拍摄地+拍摄者+拍摄时间”】期待大家的投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