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着力即差:越是要努力时候越要“不努力”

分享至

努力就会有收获,这句话是不对的。

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是努力没有收获的时候居多,对大多数人而言,当努力之后回报很少或没有的时候,自然就不想努力了。

一个人从20岁努力到三四十岁,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可能就放弃了,认命了。

对于原因,好像没有多少人真的思考过。

我的体会是,“努力”也是有方法的,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做正确的事,不采取正确的方法是不行的。



在40岁之前,我理解的“努力”是吃苦受累,加班加点,在疲惫不堪的时候内心还觉得充实,有点小骄傲,以为自己很有上进心。

但结果证明努力的意义不大,当我开始觉得用力过猛身体吃不消的时候,就慢慢发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功而不是努力”,或者说是“努力的时候不那么紧张”。

还是那句话,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这句话只要前半句就好)。因上用功,即尽心尽力但不执着。

不然的话身心过于紧张会导致失败,健康还会受影响。

古人说得好,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就是劝人不要逞强,老天都不可能长期努力,“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何况我们人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做事业还是要注意适度的节奏才行。

你可能会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不是努力吗?这要从另一句话来理解,“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简单说就是要平衡,忙里要偷闲,闲时要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也是强调心态的调整。

比如你忙于工作,哪怕是在最紧要的关头,你也不要太执着了,要有举重若轻的态度和风范,特别是对管理者而言,这点很重要。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