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卢娜 (资深财经评论员|财富自然增长法创立者)
11月初,荷兰那边搞事情,把咱们中国企业全资收购的安世半导体,给“强行接管”了,甚至还切断了晶圆供应。
近期,荷兰方面已派出代表团赴华开展磋商,中方明确要求荷方拿出具备实质意义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供应链的稳定修复。
不过,截至当前,荷兰安世半导体尚未恢复向中国供应硅晶圆。
博弈仍在持续,走向仍存多重变数。
其背后牵涉技术壁垒、产业格局、地缘因素等多重复杂维度,绝非单一环节的短期争议。
而从“安世半导体事件”中,我看到不仅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还是教科书级别的中国“反绞杀”实战演练。
01
掀开面具:欧美联盟“政治绞杀”
首先,咱们得给这事儿定个调。
如果这只是两个公司打官司,那咱们就看合同、看法律。但这次不一样,荷兰政府动用的是什么?
是一部冷战时期的老古董——《物资供应法》。
啥意思呢?这就好比你家开了个面馆,生意红火,房东突然拿着一张五十年前的“战时征用令”,说你的面粉和压面机现在归他管了,理由是“为了国家安全”。
这叫什么?这就叫“掀桌子”。
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那是几年前真金白银买下来的,手续合法合规。
安世半导体是干嘛的?它是全球汽车芯片的巨头,做的是标准器件(分立器件、逻辑器件等)。
这些东西不像用来搞AI的3nm芯片那么敏感,它就是工业界的“大米白面”。
荷兰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干?
本质上,这就是“长臂管辖”的变种。
美国那边一直想在半导体领域对我们搞“全方位封锁”,光刻机(ASML)已经卡住了,现在连这种基础的汽车芯片也不想放过。
荷兰,在这个局里,扮演的就是一个“马前卒”的角色。
他们以为,只要举起“国家安全”的大旗,就可以把商业规则踩在脚下,把中资企业的资产变成他们谈判桌上的筹码。
但他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低估了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只能忍气吞声的代工厂了。
02
攻守易形:打在对手“七寸”上
面对这种不讲武德的“行政干预”,以前我们可能更多是抗议、打官司。
但这次,咱们的反应非常有意思,四个字:对等反制。
你想断我的晶圆供应?行。
那我直接切断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生产的车规级芯片对外出口。
这一招,就是传说中的“打七寸”。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要理解汽车产业链的一个特点:极度脆弱的协同性。
造一辆车,需要成千上万个芯片。缺了一颗几百美元的高端智驾芯片,这车可能就是不够智能;
但如果缺了一颗几毛钱的功率芯片,这车连火都打不着,根本出不了厂!
安世半导体虽然是荷兰公司起家,但被闻泰收购后,70%以上的封测产能集中在中国东莞,全球80%的产品需经中国工厂加工交付。
没有中国产能的支撑,荷兰总部掌握的晶圆生产线形同虚设。
咱们这一断供,效果立竿见影:
1. 全球车企慌了: 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巨头,本来供应链就紧绷,这下直接面临停产风险。
2. 库存预警爆了:汽车行业的(零库存)模式,在这个时候变成了致命伤。
3. 荷兰坐不住了:原本想拿着安世当筹码,结果发现自己成了破坏全球汽车供应链的罪人。
这就是为什么消息传出来没多久,荷兰方面就急匆匆地要派团来华“沟通”。
什么叫“沟通”?成年人的世界里,打得过才叫谈判,打不过那叫“求饶”。
这直接击穿了西方某些政客的幻想。
他们以为产业链是单向流动的(他们设计、我们制造、他们消费),但实际上,中国在这个链条里已经嵌得太深了,拔出萝卜带出泥,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03
尴尬的荷兰:骑墙者的代价
这事儿最尴尬的是谁?不是美国,而是荷兰。
在国际地缘政治的博弈中,有一个很经典的现象:老大和老二打架,最后死的往往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小弟。
荷兰现在的处境,就是典型的“两头受气,骑虎难下”。
看美国脸色:美国要求封锁,荷兰不敢不听,毕竟ASML用了美国的技术专利,那是被拿捏着命门的。
看中国脸色:中国是荷兰最大的半导体出口市场之一,也是安世半导体最大的生产基地。
得罪了中国,不仅市场没了,连供应链都得断。
更要命的是,风向变了。
大家注意最近的新闻没有?中美之间的高层互动开始频繁,贸易谈判甚至出现了一丝缓和的迹象。
美国为了自身的通胀问题和选举压力,甚至在某些非核心制裁上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时候,冲在最前面帮美国“挡枪”的荷兰,瞬间就发现自己被“背刺”了。
如果荷兰继续强硬,中国反制的板子打下来,疼的是荷兰的企业;如果美国突然策略调整,荷兰之前做的恶人就白做了。
这也是给所有依附于大国博弈的中间国家上了一课:妄图单方面“掀桌子”,结果往往发现自己就在别人的射程之内。
荷兰虽然有光刻机,有恩智浦,有安世,算是半导体强国。但在这个全球化分工如此精细的时代,没有谁能拥有全产业链。
你想卡别人的脖子,就要做好被别人踹断腿的准备。
04
科技自立,才能真正安全
透过这个事件,我想和大家聊一个更深层的逻辑,这也是我们作为投资者、作为普通人必须看懂的时代底色。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相信“契约精神”,相信“全球化分工”。我们觉得只要我老老实实做生意,哪怕只是做衬衫换飞机,也能获得尊重。
但现实是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乱局中,所谓的“话语权”,从来不是靠遵守规则得来的,更不是靠“良心发现”求来的。
和平,是打出来的;公平,是实力换来的。
这次荷兰大概率会“顺坡下驴”,归还控制权,恢复供应。为什么?
是因为他们突然觉得不该干预商业自由吗?不是。
是因为他们突然对中国友好了吗?也不是。
纯粹是因为我们手里,有了让他们感到“窒息”的筹码。
这个筹码,是我们的稀土资源,是我们占全球半壁江山的成熟制程产能,是我们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我们敢于在关键时刻切断供应链的决心。
这叫什么?这在冷战时期有一个专业术语,叫“恐怖平衡”。
只有当我拥有了摧毁你(或者至少让你痛不欲生)的能力时,你才会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跟我谈什么叫“公平贸易”。
结语:
掌握更多“制衡利器”
这场风波,或许只是未来漫长博弈中的一个小插曲。但它也是一声号角,告诉世界:过去中国那个任人拿捏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谈判桌上,不仅要有酒,还要有枪。庆幸的是,现在的我们,两样都有。
显然,这一逻辑并非仅限于半导体领域。
放眼未来,我们只有在更多关键产业赛道中,构建起具备对等反制能力的核心筹码 ,掌握更多的“科技制衡利器”,才能推动各方在规则框架内开展合作,也能从根本上避免被他人 “卡脖子” 的局面。
![]()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今天的大盘,总算是让人喘了口气。在银行、保险这些权重“大象”的护盘下,A股终于终结了连阴的颓势,收出了一根久违的小阳线。
但这就意味着调整结束了吗?
从技术面上看,现在的走势还远没到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指数今天甚至连30日均线都没能站上去。两市成交额缩水到了1.73万亿,比昨天足足少了2000多亿。
缩量反弹,往往意味着多空双方都在观望,信心修复尚需时日。
一、盘面看点:四大核心,透视主力意图
1、“中字头”资产的“接力赛”
今天的主角无疑是“中字头”:银行、三桶油、三大运营商。
特别是银行板块,十万亿市值的巨轮,今年硬是走出了成长股的趋势。
最妙的是内部轮动:上半年工行领涨,下半年农行接棒,今天轮到了中国银行。
这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轮动,说明长线大资金(聪明钱)不仅在买,而且买得非常有节奏、有章法。
2、游资“雷声大雨点小”
相比权重的稳健,今天的游资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水产、军工虽然盘中蹦跶了一下,但更像是宴席上的那盘“凉菜”,当不了主食。它们没能带动市场整体情绪,反而反衬出题材股的尴尬。
在权重主导的战场里,缺乏逻辑支撑的纯筹码博弈,正在变得越来越难做。
3、资源股的“滞后补涨”
铜和黄金今天的亮眼表现,其实是在还“旧账”。国际金价早就飞了,A股的黄金股反应一直迟钝,今天这波8%的涨幅,属于典型的情绪与估值的双重修复。
因为它们大多也是沪深300的成分股,这再次印证了当下的市场审美:跟着大资金流向走,才有肉吃。
4、锂电“冲高回落”
早盘锂矿冲高,在弱势震荡市里,往往是主力派发的诱饵。
虽然午后六氟磷酸锂产业链(天际股份、多氟多等)有所回流,但这只能算是一种“弱修复”。没有成交量的持续放大,这种反弹更像是下跌中继的喘息,别急着当反转看。
二、明日推演:管住手,看“风向标”
明天怎么做?别盲目,盯着这几个信号:
1、情绪风向标:盯合富中国复牌后的表现,以及今天那两个6板的“独苗”能不能晋级。
若负反馈延续,则应谨慎对待投机品种;若出现修复,可聚焦新主线。
2、新旧切换:AI、华为、芯片今天集体“躺平”,作为顺周期的攻击手,它们不发力,指数大的突破可能有难度。
只有当这些板块和指数形成“红盘共振”时,才是右侧进场的发令枪。
一句话总结一下:市场风格已经从“你好我好大家好”转变为“精英抱团”。操作难度呈指数级上升,要么拥抱大市值的确定性,要么等待新周期的确认。
三、我的思考:考验不小,要有耐心
当下的市场,正面临着内外两重考验:
外有压力:美联储对降息的态度又开始变得暧昧不清,叠加中日地缘舆论的暗流涌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都紧绷着。
美股如果持续大跌,A股想要走出独立行情,难度不小。
内缺增量:市场想要真正企稳反攻,必须要有增量资金进场抄底。
短线情绪题材,前几天还风光无限的核心龙头,这两天可以说是“倒下一片”。
特别是明后天,那几只被关“小黑屋”的短线龙头即将复牌,如果它们再遭遇“核按钮”或者跌停潮,对市场情绪将是又一轮负反馈。
在这个节骨眼上,投资者的策略只有四个字:保持耐心。
总而言之,今天的缩量小阳,大概率是短线超跌后的技术性修复。
这是下跌中继的“喘息”,还是企稳反攻的“号角”?
别急着下定论,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等资金给出了确定的信号,往往才是时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