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神舟一号”发射前,指挥部发生过一场激烈讨论……『太空美文』(128)

0
分享至


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767

编者按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明天,将迎来神舟一号飞天26周年。

鲜为人知的是,在神舟一号发射前,指挥部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论,那场争论展现了“载人航天,人命关天”的负责与担当,也为后续神舟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安全基调。今天,跟随崔吉俊的文章,了解那段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圆满成功的动人故事。

1999年9月18日,“神舟一号”飞船系统按照试验程序做模拟飞行检查,系统中的一套制导陀螺突然不工作了。制导陀螺是控制飞船定向的关键部件。按照设计方案,飞船有两套制导陀螺,一套为液浮陀螺,另一套为挠性陀螺,互为工作备份。现在一套液浮陀螺不能正常工作,飞船内就剩下一套挠性陀螺。上天后,如果备份陀螺再出现问题,飞船将会有去无回。

更换出现故障的陀螺,必须要打开返回舱的舱底。然而,返回舱里面有300多台仪器设备,涉及的元器件有10万之多,万一开大底不慎,整个飞船将受到严重损伤,得不偿失,“保九”的目标将化为泡影。

舱底开还是不开,“神舟一号”发射任务指挥部一时陷入两难……

中国载人航天史上极不寻常的一次指挥部会议开始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次会议就一个主题,即决策要否打开飞船大底更换故障陀螺,这是争议各方最后陈述理由的机会。会议伊始,已有几分严肃气氛,一改往昔会议互致寒暄、谈笑风生的欢快与轻松。


其实,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沈荣骏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当天晚上,他就会同胡世祥和张建启找来装配工人和相关设计师,一块儿讨论开大底的可行性,把各种方案一一列出,由资深装配工人逐一讲解各个环节的做法,集思广益,迭代各种意见,直到大家都认为方案可行,万无一失。这是沈荣骏做出决策的依据。

沈荣骏开始说话了:“问题是故障没有彻底定位,难就难在这儿。如果故障确实就清楚了,彻底定位了,我干吗非要去折腾它?折腾就是要定位,因为你不定位,后面什么措施有效就很难说。如果故障能彻底定位,我倒赞成就在外面加个壳(意思是换一块线路板),我去冒这个风险干什么?我要拆它干什么?我们有简单的办法,干吗要用复杂的办法。”

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降低风险,是工程研制的一项重要原则,摒除疑点和故障是控制和降低风险的重要举措。风险和安全的分值比重始终是工程决策者脑海里反复权衡的要素,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也许对工程不同阶段出现的风险会有不同的认识。例如,袁家军和戚发轫对返回舱在发射场开大底带来的风险看得很重,而张建启他们却把飞船发射升空带来的风险看得更重,这两类风险处于不同阶段,性质不同,规避风险的处理措施也会存在差异,表现为矛盾和争论。其实,出发点不同,目标却是一致,决策者就要在其间权衡利弊,避风险之轻就安全之重。

这时候,胡世祥、张庆伟也在认真思考和权衡。袁家军、戚发轫、张建启等一边听一边记,渐渐融入沈荣骏的思路。

沈荣骏继续说:“所有问题要解决在地面,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射风险,这是原则,不能说过得去就行,反正我们现在备份得很多,这个不行还有那个。备份是留到天上用的,不是留在地面用的。如果在地面就用了,那还叫什么备份?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大家上上下下思想要统一,我们不要留下任何遗憾。”


此言一出,争论到此结束,与会各方终于达成共识,打开飞船返回舱大底,把所有隐患消除在地面。

会议之后,神舟一号飞船返回舱大底在技术工人的精心操作下被缓缓打开,庐山真面目即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舱底打开后,密密麻麻的仪器和电缆、布线看得一清二楚。如果操作稍有不慎,真有可能几个月的工作前功尽弃。好在我们的人都有严格的训练,良好的操作技能,一切顺利。

舱底开启,液浮陀螺组件由两个工人小心翼翼地搬出了返回舱。

从争论不休到顺利打开返回舱大底,这给刚刚起步的载人航天工程开了一个严把质量的好头,我们打开的何止是一个小小的返回舱大底,它不啻打开载人航天队伍团结协作、互相理解和支持的友谊之门,打开大漠的神秘、草原的荣誉、天地往返之门,打开载人航天发射的成功之门、胜利之门、神圣之门。

陀螺更换完毕,重新装入飞船,合上大底,飞船测试步入正常程序。

有意思的是,飞船返回舱大底打开后,前段时间没有定论的环控生保分系统内回路主故障也水落石出,迎刃而解。虽然内回路主泵位于飞船推进舱,但它的控制器却装在返回舱,造成主泵故障的原因不是本身问题,而是与控制器相连的一根电缆被磨损。对电缆进行绝缘处理,主泵故障消失。

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来源 | 《神剑》2023年第1期

作者 | 崔吉俊

图片 | 网络

专栏主笔 | 姚杜纯子

组稿编辑 | 刘心继

对 | 杨阳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荷兰“暂停”干预只是表象,安世控制权之争远未结束

荷兰“暂停”干预只是表象,安世控制权之争远未结束

界面新闻
2025-11-20 09:48:24
走路出现这7种迹象,寿命可能长不了!第5个尤其凶险

走路出现这7种迹象,寿命可能长不了!第5个尤其凶险

资说
2025-11-14 10:47:02
日本通告全球,扬言驱逐中方驻日大使,话音刚落,中方官宣新武器

日本通告全球,扬言驱逐中方驻日大使,话音刚落,中方官宣新武器

青橘罐头
2025-11-16 09:20:22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原巡视员刘新年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原巡视员刘新年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20 11:35:04
央视力推都没用?正在热播的三部烂剧,都没看过的可以开香槟了!

央视力推都没用?正在热播的三部烂剧,都没看过的可以开香槟了!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20 06:02:40
喻恩泰好友反击了!爆料史林子多次偷情出轨,并曝出露骨聊天截图

喻恩泰好友反击了!爆料史林子多次偷情出轨,并曝出露骨聊天截图

萌神木木
2025-11-18 19:36:17
体面投降了?马杜罗同意求和,中方接到通知,特朗普亮明最新态度

体面投降了?马杜罗同意求和,中方接到通知,特朗普亮明最新态度

古事寻踪记
2025-11-20 07:25:17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日本发动战争的可能性比很多人想象的更高

日本发动战争的可能性比很多人想象的更高

观雨大神经
2025-11-16 19:41:22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分享解剖学知识,破除多年来的G点谣传

远方青木
2025-10-25 00:06:11
律师张红兵在文革时举报母亲致其被枪决,40年后申请母墓地为文物

律师张红兵在文革时举报母亲致其被枪决,40年后申请母墓地为文物

深度报
2025-08-29 16:24:32
高中生当上“首席科学家”,郭伟揭开高校科研最不堪的一幕

高中生当上“首席科学家”,郭伟揭开高校科研最不堪的一幕

法经网
2025-11-20 13:13:04
4号秀太狠!才打15场,就创造79年NBA历史第一纪录,最佳新秀稳了

4号秀太狠!才打15场,就创造79年NBA历史第一纪录,最佳新秀稳了

大西体育
2025-11-20 12:53:51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看看喻恩泰的回应,短短几句话就让他口碑逆转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看看喻恩泰的回应,短短几句话就让他口碑逆转

小娱乐悠悠
2025-11-20 09:08:53
今早突发!刚刚,深圳地铁道歉

今早突发!刚刚,深圳地铁道歉

南方都市报
2025-11-20 10:20:14
儿子考上清大4年没回家,母亲到学校去探望,招生办:查无此人

儿子考上清大4年没回家,母亲到学校去探望,招生办:查无此人

温情邮局
2025-09-28 11:57:16
他曾预言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可躲避灾难

他曾预言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可躲避灾难

文史道
2024-04-21 22:38:31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鹤羽说个事
2025-10-25 11:44:53
曾医生有两个很大的优点:一是主动,二是温柔。

曾医生有两个很大的优点:一是主动,二是温柔。

柏林观察
2025-11-08 13:41:35
2025-11-20 17:07:00
我们的太空 incentive-icons
我们的太空
既然选择了太空便只顾风雨兼程
8598文章数 111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头条要闻

户外博主发现南太行失联43天男子遗体:先发现黑色鞋子

头条要闻

户外博主发现南太行失联43天男子遗体:先发现黑色鞋子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旅游
时尚
公开课

数码要闻

真我全新开放式耳机Buds Clip正式发布 延迟低至45ms

亲子要闻

女子花3万请月嫂,女儿每天睡20小时,妈妈掀开包被将月嫂推下12楼

旅游要闻

2025-2026雪季冰雪游热潮来袭:国内外多元爆发,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