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标准报》报道,日用品连锁店dm想冲击药剂师对奥地利药品行业的垄断——并计划在奥地利也开展非处方药的网络销售。关于竞争、价格与潜在副作用的讨论再度升温。
dm这家日用品连锁店多年来持续对抗药剂师行业在奥地利的传统垄断地位,甚至为此将相关规定告上宪法法院。如今,该公司再度尝试突破药剂师在非处方药领域的专营权,而药剂师方面则警告这会带来不良的“副作用”。
![]()
![]()
dm正在德国筹建一家完整的线上非处方药药房——从头痛药片到鼻喷剂都能购买,并计划推向更多国家,奥地利是其中重点市场。
dm总裁 Harald Bauer 认为,“扩大竞争是当务之急”。他向消费者承诺,如果不去实体药店,而在网上购买非处方药,价格最多可便宜30%。
Bauer 引用市场研究机构 Kreutzer Fischer & Partner 的数据指出,2024年奥地利消费者在线购买非处方药的金额达2.46亿欧元,且网络销售每年增长超过30%。但其中大部分收入流向国外:国际电商如 Shop-Apotheke 和 DocMorris 占据了75%的市场份额。dm的加入也将成为这些企业的新竞争对手。
Bauer 对立法者的态度表示不解:为何允许价值创造外流,而不允许非处方药在奥地利国内市场形成竞争?“归根结底,这关乎本国的就业、税收和社会保险缴纳。”
反击随即而来。奥地利药剂师协会表示:“药品不应该陈列在洗衣液和沐浴露之间。”若将药品视为普通商品,健康保障将沦为纯粹的营销工具。奥地利最高法院早在2021年已经裁定,非处方药也只能由药剂师供应。
药剂师协会也否认dm所承诺的价格优势。按他们的说法,零售商若对某些产品降价,会通过“混合定价”机制在其他商品上赚回来。国际大型连锁店则会“挑肥拣瘦”,只做利润高的部分,剩余市场不足以维持奥地利药店的全面覆盖。一些公共药店将因此关闭。
多名药剂师向《标准报》解释,药店的70%至80%业绩来自医保处方药,而这部分利润极低,甚至连进货成本都难以覆盖,更不用说人员和运营成本。支撑药店生存的其实是顾客购买的非处方产品——例如阿司匹林或止咳糖浆。
夜间值班与替代疗法服务也无法涵盖成本。尽管如此,药店依旧作为地方的医疗服务点扎根各地——包括那些客户稀少、连dm都不会开设门店的地区。药剂师指出:在健康问题上,人际交流不可低估,即使难以用数字衡量。
药剂师协会警告,在没有医师接触的情况擅自买非处方药,会增加“危险的自我诊断”。在医疗更自由化的国家,相关研究显示不良事故数量增加,包括对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的中毒案例。瑞典因此重新将该药物列为处方药。
《标准报》报道称,撇开争议,dm的业绩依然亮眼。公司在奥地利的营业额在上一财年增长5.6%,达到近14亿欧元。算上另外11个欧洲国家的门店,集团总营收接近60亿欧元,增长超过11%。
集团总裁 Bauer 强调,在能源与人事成本上涨的情况下,dm依旧将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折扣,并寻找更便宜的替代品。如今每两件售出的商品中就有一件是dm自有品牌商品。dm在零售竞争中提升了市场份额。Bauer 同时表示,没有进一步降价空间,也反对政策干预零售定价。
至于颇受争议的“奥地利加价”问题中(即同一款产品在奥地利dm的售价比德国dm高),Bauer 强调奥地利门店密度远高于德国。该公司有新的商品数据集中系统将帮助察看奥德两国差异,如有问题,dm会与供货商沟通。
- THE END -
(以上内容来自《欧洲时报》中东欧版Tafart编译,部分内容参考自ORF、奥地利《新闻报》《信使报》《奥地利报》《今日报》等,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APA及网络,转载请注明《维城》EuroNews)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