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过小区快递柜,你是不是也常顺手取走包裹?有时拆开没印象的快递,还会猜 “是不是家人寄的惊喜”?可就在平度,有个叫赵某的人,却把 “寄快递” 变成了违法的工具 —— 不仅弄丢了 “不用坐牢” 的机会,还得在监狱里度过三年多时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案情回顾:缓刑期间 “踩红线”,两罪并罚获实刑
2022 年,赵某因为帮人处理 “来路不正” 的财物,犯了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平度法院判了 2 年有期徒刑,却给了 “缓刑 3 年” 的机会(简单说就是不用立刻坐牢,只要 3 年内不犯错,就能免掉实刑),还罚了 8000 元。从 2022 年 11 月到 2025 年 11 月,这 3 年是他的 “社区矫正期”,相当于在社区里接受监督,只要乖乖遵守规定就行。
可赵某没当回事。社区矫正期间,他受别人指使,把印着 “虚假中奖二维码” 的卡片塞进快递盒,往全国寄了 13 万多件。2024 年 8 月,辽宁抚顺一位受害人收到这快递,扫了二维码后,被骗子以 “刷单返利” 的名义骗走 17 万多元。
![]()
这事儿很快被查出来。2025 年 3 月,赵某因为 “帮着网络诈骗分子寄材料”,犯了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又被判刑 2 年 2 个月,罚 2 万元。更严重的是,他之前的 “缓刑” 被撤销了 —— 法院把之前没执行的 2 年刑期,和新罪的 2 年 2 个月加起来,最终判了他 3 年 8 个月的实刑,这下必须坐牢了。
02 ⚖️ 法律术语 “白话解”:这些概念别混淆
不少人看案情时会懵:“缓刑”“两罪并罚” 到底啥意思?咱用大白话掰扯清楚: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简单说就是 “帮坏人藏赃物”,比如明知是别人偷的、骗的钱或东西,还帮忙转移、卖掉,或者帮着掩盖来源,不让警察查到。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俗称 “帮信罪”,比如明知别人在网上搞诈骗、赌博,还帮着提供网络技术、发广告、寄材料,哪怕只是 “跑腿寄快递”,只要情节严重,就算犯罪。
- 缓刑
不是 “不用判刑”,而是 “暂时不坐牢”。法院会给一个 “考验期”,如果考验期内没犯新错、遵守规定,考验期过了就不用再坐牢;但如果再犯错,就会撤销缓刑,把之前没坐的牢和新罪的刑期加起来执行。
- 两罪并罚
就是一个人犯了两个罪,法院会把两个罪的刑期合并计算,最后定一个总刑期(不是简单相加,会根据法律规定酌情调整)。
赵某的案例,不仅提醒我们 “违法的事不能干”,更给普通人提了醒:日常收快递、遇 “福利”,一定要避开这些陷阱,具体怎么做?
![]()
记好 “三不两要”:
1. 收快递:“三不” 原则(❌ 坚决避开)
❌ 不拆 “陌生快递”:如果快递单上没有具体寄件人姓名、电话模糊,或者你根本没买过这东西,别好奇拆开,直接退回快递点;
❌ 不扫 “不明二维码”:不管快递里是 “中奖卡”“优惠券” 还是 “返利通知”,只要有二维码、短链接,一律不扫、不点 —— 很多诈骗就是从扫码获取个人信息开始的;
❌ 不贪 “天上馅饼”:遇到 “扫码中奖”“刷单返利”“免费领礼品”,别信!真有福利不会藏在陌生快递里,大概率是骗局。
✅ 要及时止损:如果不小心扫了陌生二维码,立刻关掉手机网络(防止骗子远程操控),马上修改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的密码,检查账户余额,发现钱少了立刻截图留证;
✅ 要果断报警:不管是收到可疑快递,还是差点被骗,都可以打 110 或去就近派出所说明情况,既能保护自己,也能帮警察及时打击诈骗团伙。
看完这个案例,是不是对 “陌生快递” 多了份警惕?其实生活里,很多违法陷阱就藏在日常小事里 —— 可能是一个快递,一条短信,甚至一个陌生电话。
如果遇到印着 “扫码中奖” 的卡片,
你会第一时间警惕吗?
转发、周知、关注青岛平度人
智慧平度人,传播正能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