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人民网沈阳11月19日电(记者王斯文)11月19日下午,中国医科大学原创校史剧《红医摇篮》首次走出校园,登陆盛京大剧院专业舞台,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深情演绎,献礼红军长征胜利89周年暨中国医科大学建校94周年。
![]()
《红医摇篮》以82岁医生张红延重返母校、追忆校史为叙事主线,巧妙串联起学校94载风雨兼程的壮阔图景:从瑞金时期红军军医学校的初创雏形,到长征途中边行军边办学的艰苦卓绝;从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发展新阶段,到老校区师生在艰难岁月中砥砺探索;再到汶川地震时新一代红医人无畏逆行的感人壮举……尾声处,张红延与师生在新校区共话精神传承,生动诠释了红医精神的时代内涵。
![]()
今年,《红医摇篮》在艺术呈现上实现全面升级。演出阵容显著扩大,观众群体从校内师生延伸至广大医护人员和驻沈高校学子。剧目新增长征途中等关键场景,通过细腻的舞台语言还原历史细节,将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让红医精神的传承更具感染力与冲击力。
![]()
在三个月的精心复排中,65位学生演员与特邀演员魏丽萍及主创团队反复打磨、精益求精。最终,剧目以饱满的艺术张力和精神厚度,成功实现了从校园舞台到专业艺术殿堂的跨越,用戏剧之力点亮了红医精神的不灭火种。
“参演这部剧让我深感震撼。”在剧中饰演张汝新的110期本科生王艺钦感慨道,“特别是长征场景的演绎,仿佛带我们穿越回那段峥嵘岁月,让我对先辈的坚守与奉献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也对红医精神的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为三度观演的“老观众”,109期学生彭旺动情地说:“当看到张红延的女儿在汶川地震救援中理解父亲在唐山地震中牺牲的意义时,我和同学们无不泪洒现场。今天在专业剧场重温这段故事,全新的舞美灯光和音响设计更让人沉浸其中。听到其他高校同学和市民们的赞叹,作为红医学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