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老舍先生笔下“北平之秋便是天堂”的诗意季节,2025第九届老舍戏剧节如约而至,以“戏韵京秋・文心化城”为主题,让文学的深度与舞台的张力在古都的秋色里完美交融。
自2025年9月启幕以来,这场以老舍先生命名的戏剧盛会持续在京掀热潮。本届老舍戏剧节由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桥盛世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秉持“呼唤戏剧文学精神”的初心与“让戏剧流淌在城市每个角落”的理念,通过一系列中外精品剧目与全域融合的戏剧活动,将老舍先生挚爱的北平之秋,化作了可感、可触、可参与的艺术现场。
![]()
原创力,首演剧目比例高达三成
本届戏剧节在剧目策划上坚持“经典与创新并重”,一系列重磅作品轮番上演,构筑起坚实的戏剧文学风景线。老舍先生笔下鲜活的北平故事再度绽放舞台——《茶馆》里的市井烟火、《四世同堂》中的家国情怀、《骆驼祥子》里的人生浮沉,搭配曹禺先生经典《雷雨》的深刻叩问,持续夯实戏剧节的文学根基。
此外,今年戏剧节大力推动原创力量,首演剧目比例高达三成。改编自李师江同名小说的悬疑舞台剧《六个凶手》,从老舍文学世界出发的话剧《我这半辈子》等新作,不仅为观众带来新鲜观剧体验,更拓展了当代戏剧的叙事边界。
高校戏剧展演作为本届戏剧节的重要板块,自10月15日在北京鼓楼西剧场开幕以来,汇聚了来自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10所高校的16部入围作品。《冷库》《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风筝》等优秀校园剧目接连上演,展现出青年戏剧人的创作活力与艺术追求。
![]()
国际视野亦未缺席。英国国家剧院《认真的重要性》特邀中央戏剧学院教师王楠开展演前导赏,为观众深入解读文本与舞台的转化魅力。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于10月登陆戏剧节舞台,以经典爱情故事与法式舞台美学征服观众。此外,百代现场《大鼻子情圣》等优质剧目也通过高清放映单元陆续与观众见面。
亲和力,在城市街区与戏剧不期而遇
秉持“让戏剧流淌在城市每个角落”的理念,在隆福寺、北京坊、大吉巷等重要商圈,接连推出多场“戏剧快闪”与街区展演,实现戏剧与城市生活的无缝对接。高校剧团公益展演优秀作品《蹲踞游戏》《闹樊楼》《风筝》等走上街头,沉浸式北京曲剧《茶馆》与经典昆曲选段《游园・步步娇》《游园・皂罗袍》交替上演,魔术、变脸、文创市集穿插其间,让市民在逛街、消费时与戏剧不期而遇,构建起“戏在身边”的生动场景。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王超表示,“活动打破了传统剧场的边界限制,让市民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近距离感受艺术,这正与老舍戏剧节‘让戏剧流淌在城市每个角落’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作为市属文体国企,北演公司也希望通过推动文商旅业态深度融合,让戏剧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
![]()
10月底举办的“跟着老舍逛北京”Citywalk活动,精心策划了路线。由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人文讲师高申带领参与者漫步城市,从老舍出生地小杨家胡同出发,探访《骆驼祥子》的灵感源地香厂新市区,在漫步中阅读城市,感受老舍文学与北京城区的血脉联系。11月1日举办的“声音里的北京城”老舍作品朗读会,由中国老舍研究会副秘书长史宁现场解读,以创新的“朗读+音乐+互动”形式,为市民带来独特的文学体验。
为深化文商旅融合,戏剧节与大众点评合作推出“观演出行地图”,精准覆盖北京17个特色剧场及周边超百家商铺,提供演出资讯、交通指南与消费推荐的一站式服务,引导数十万市民与游客深入城市肌理,在戏剧的牵引下体验北京秋日独特的人文气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刘忠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