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
近日通报了一起案例
今年11月初
某高校把一则全国英语大赛的
报名通知发在了学校官网上
并附上了内部钉钉群的二维码
不料群里混进了骗子
冒充老师通过共享屏幕
获取学生的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致使多名学生被骗
学校公开二维码,骗子偷偷进群
据北京警方介绍,校方把钉钉群组的二维码发在了网站上,同时为了方便学生扫码进群,没有设置任何入群身份审核机制。二维码张贴还不到三天,骗子就扫码进了群。
![]()
三名诈骗分子潜入群里之后,使用钉钉群“发起会议”的功能,分别建了三个会议室,冒充老师的身份,发起跟群内同学的点对点语音通话。
![]()
看到老师的名字,学生根本没有多想,就接受了通话邀请。等学生接听之后,对方表示,要想报名参加比赛,就需要认证个人信息,让学生打开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填入自己的信息。
![]()
在此之前,诈骗分子就打着方便同步信息的幌子,要求学生开启了屏幕共享。
通过屏幕共享及话术诱导,他们获取了学生的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随即远程登录了学生的银行账户实施转账。
![]()
多名学生上当,人均损失数千元
距离完成转账仅差一步验证码,诈骗分子的话术也相应切换。对方声称:“课程已经注册成功,我会给你发一个验证码,需要你查看手机短信告诉我。”
实际上,这条所谓的“课程验证短信”就是银行转账的验证短信。此时,尽管有学生已经察觉到验证码有问题,但出于对“老师”的信任还是配合照做。
获取验证码后,学生银行账户内的钱瞬间被转走。当天晚上,共有多名学生上当,人均损失数千元不等。转账后学生心有疑虑,向老师核实才发现被骗,后向警方报案。
警方调查发现,当时该群组共有140多名成员,均是扫描张贴在官网上的二维码进群,且没有任何进群身份审核。
在此郑重提醒:学校或老师在组建网络群组时,务必严格设置入群审核机制,确保群成员身份真实可靠。同时,禁止将私有的群组或者内部工作群发布到互联网上。
群管理员要明确群规,切勿在群内发布任何收费信息,所有涉及费用的事宜要通过官网、官方公众号、线下通知等方式发布。校方应主动说明收费项目、标准及缴费途径,引导学生和家长通过学校对公账户缴费。
![]()
学生如遇有人在群内发布收费信息,并要求点击链接、索要银行验证码或直接转账,务必提高警惕,切莫转账。如有疑问,务必通过官方联系方式向学校核实,不要直接在群内询问陌生“管理员”或“老师”,避免被误导。一旦发现疑似诈骗行为,请第一时间向学校反映并报警,同时留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看看邻居们都在团什么?
■说明:本文由家住石景山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来源:首都教育
■本号法律顾问:北京市恒略律师事务所,咨询微信:jwbei2
关注家住石景山
看石景山大事小情,搜家周边吃喝玩乐!
=======石景山的邻友圈!=======
商务微信:jiasupao201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