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中,月首日总是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月,地,太基本水平,月亮与太阳同时落下,届时天空几乎没有一点月亮的影子,古人将这样的日子定为朔。不过朔日月月都有,十月的朔日却非同一般,这天是民间的大日子——寒衣节。
早在周代便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说,每当到了九月,暑热彻底消退天气日渐寒凉,人们便要为冬天赶制过冬的衣服,所以寒衣节也称为“授衣节”,时至今日授衣依然是这个节日里的重要习俗。当然作为一个古老的节日,其中漫长的岁月里经过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于宋代正式将日期定于农历十月初一,并且在授衣的基础之上,衍生为以送寒衣为主要形式的祭祖节日。
![]()
时至今日,寒衣节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最为重要的三大祭祖节之一,是传承孝文化的重要形式。送寒衣便是入冬之际人们寄托哀思,感怀先祖,表达孝顺之意的一种仪式,在此期间的讲究也有很多,都让这个节日更加庄重,也使得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更加具象化。今天就是十月初一寒衣节了,牢记:1不说,2不做,3不理,4不留,5要吃,尊重传统,图个平安顺遂,人财两旺,来看看吧。
1不说
不说不敬的话,不同的节日里,有着不同的基调,作为祭祖的节日,寒衣节这天要保持庄重,严肃,在言行举止上都要稳重。不能嬉笑打闹,吵架拌嘴,同时也不能口无遮拦乱说话,更不能提到“鬼”“死”“破了”“完了”等词语。这些都是不敬的表现,老人们都十分忌讳,届时一定要叮嘱好家里人,尤其是小孩子。
![]()
2不做
晚归的事不做,适逢祭祖的日子,都讲究早点回家。寒衣节祭祖一般是在上午阳光最旺盛的时候进行,这时候天气暖和,人们出行也方便些。同时晴朗的天气也有助于人们调整情绪。在《岁时广记》中便有提到“十月朔,勿夜行”,意思是不要走夜路,早点回家。在这个时节里,太阳落山后,夜幕便会很快降临,温度也会快速下降,所以尽量早点回家,免得着凉受寒。
![]()
3不理
不理发,一直以来,理发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重要的事。尤其是在过去,头发是不能随便去理的。寒衣节是祭祖的日子,是彰显孝文化的时刻,届时理发会显得对先祖不敬。同时十月为冬季的开始,寒气渐浓,此时理发也容易使我们的头部着凉受寒,引起感冒生病等。所以无论从节日传统还是自身的健康考虑,这天都不适合理发。
![]()
4不留
祭祀用品不留,祭祀用品是专门用在祭祀的仪式当中的,其需要提前准备齐全,带到先祖的坟前使用,每次准备的物品都要用掉,不能继续留着,否则会被视为对先祖有所保留,是不敬不孝的行为。同时从现实意义来看,祭祀用品无论是放到家中何处,都显得不合适,人们都会比较忌讳,而且看到之后心中也容易感伤,虽然要铭记先祖,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所以说祭祀用品不能留着。
![]()
5要吃
吃传统食物,每个节日里都有着相应的美食讲究,寒衣节期间的传统食物也有很多,其体现着应季而食,也寄托着人们对先祖的思念,同时也彰显着对家人以及生活的祝福。
热汤面,面是这个节日里不可缺席的美食,细细长长的面条犹如人们对先祖绵长的思念。这时吃碗热汤面可以让人们的内心感到温暖,同时也有助于驱寒暖胃。
![]()
1、准备一些新鲜的面条,放到盘中。洗一把蒜黄,剪成小段。接着切上一些瘦肉丝,其中加酱油,玉米油,淀粉拌一拌。
2、起锅淋少许油热透,将瘦肉倒进去,过几秒后划拉散,并且盛出来。
3、继续在底油中加点葱姜,煸出香味后,加一点生抽,倒入宽水烧开。
4、面条放进去,搅拌几下,不沾到锅底就行,煮三分钟左右,其中不再有白芯就熟了,撒上蒜黄,瘦肉丝,一点盐,咕嘟一分钟即可关火。
![]()
红豆饭,人们以红豆来寄托相思,所以红豆饭也是这个节日里的重要食物,在这寒冷的日子里,吃上一碗,也十分暖和。
![]()
1、红小豆和糯米先洗一洗,接着泡一两个小时,二者都泡软。
2、一块黄油放到锅里,加热融化之后,将两样食材捞起来倒进去,在锅里炒炒,表面均匀裹上油脂后关火。
3、接着将其倒在炖盅里边,盖住盖子,放到蒸屉上,加热五十分钟左右,红豆和糯米都蒸熟即可关火。
![]()
油条,在寒衣节期间,人们会制作一些油炸的食物来吃,象征日子兴旺。炸糕,麻糍,耦合,当然也可以炸些小油条。
![]()
1、准备些面粉,里边打个鸡蛋,加点泡打粉,小苏打,接着和成软一些的面团,等待发酵起来。
2、洗一些茴香苗,沥干之后切碎一点。
3、面团体积膨胀后,把茴香苗撒进去,揉一会儿,令其均匀分布到面团中,淋一点玉米油在表面涂抹匀。
4、将其放到案板上,拉成长条状,切成小段。
5、先在锅里倒上油,烧热至冒大泡时,将切好的小段抻长后对折,再拧拧放进锅里。一两分钟后,其各个金黄鼓起,飘到表面就熟了,捞起控控油即可。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拍图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