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一份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出发的“生命快递”,跨越琼州海峡,成功抵达海南。这份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从深圳采集后,由专人护送,紧急空运至海南,输入一名等待救治的幼儿体内。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谭志佳,用热血为一名素未谋面的两岁血液病患儿重启生命之光。
11月12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谭志佳博士平静地躺在采集床上。血液顺着导管流经血细胞分离机,这场历时4个多小时的采集,将为他的人生履历添上最温暖的一笔——成为全国第21483位造血干细胞非亲缘捐献者。黑框眼镜下,这位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实验室研究员的笑容爽朗。
![]()
港大深圳医院血液内科移植协调员护士正在采集操作。受访单位供图
2004年,刚踏入燕园不久的谭志佳在学校组织的爱心献血活动中,第一次深入了解无偿献血的意义。11年间,挽袖献血成为他的必修课。“入党誓词里‘奋斗终身’不是空话,热血是真的,奉献也是真的!”有着20年党龄的他,2025年已两次参与无偿献血。
这场生命接力的序幕,始于2025年2月一次集体献血活动。当时港大深圳医院组织年度医护献血,深圳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现场科普“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加入中华骨髓库可以挽救生命。”这句提醒让他当即填写《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多留取一管血样入库。
命运的巧合超乎预期。同年8月,谭志佳接到中华骨髓库广东省分库深圳工作站的电话,告知他与海南一名两岁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听到消息时,我第一反应是意外又惊讶,没想到‘有缘人’来得如此之快。”尽管每年献血都要鼓足勇气面对针头,这位自称“恐针”的科研工作者仍毫不犹豫地给出肯定答复。
为确保科学认知,谭志佳特意咨询医院血液科专家。得知现代采集技术已大幅降低捐献者痛苦,移植成功率也显著提高后,他彻底打消顾虑。更令他动容的,是患儿母亲手写的感谢信:“在茫茫人海中与您完全相匹配是一种缘分,您的善举给了我孩子生的希望。”
![]()
得知自己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救助的孩子配型成功,患儿妈妈写给谭志佳的手写感谢信。受访单位供图
![]()
谭志佳为受者患儿准备的可爱公仔和手写祝福卡片。受访单位供图
经过严格体检,11月8日起,谭志佳开始了为期4天的动员剂注射。每天下班后,他准时前往血液科“报到”,白天照常进行骨骼遗传病研究。11月12日上午,采集工作正式启动。在采集室里,全自动血细胞单采机平稳运行,将造血干细胞分离收集,其他血液成分则原路输回体内。当天,这份珍贵的“生命种子”即由专人护送,飞赴海南输入患儿体内。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编辑 | 余凯扬
审读 | 伊诺
二审 | 陆楚一
三审 | 潘韵琪
深圳晚报将随机抽取幸运粉丝
每人送出门票2张
![]()
1、进入深圳晚报微信公众号
2、点击“发消息”进入对话框
3、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破冰”,获取链接参与抽奖
![]()
![]()
开奖时间:11月26日11:59
演出时间:11月29日(周六)20:00
演出地点: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演艺中心·大剧场
注意事项:
1、进入抽奖小程序会有一个5秒的开屏广告,请勿点击!请勿点击!请勿点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请中奖粉丝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领奖信息,如发现填写信息未至现场兑票,或将进入深晚福利黑名单。如果已被登记入深晚福利黑名单,中奖则视为无效
3、温馨提示
演出时长:120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本场演出一人一座一票,6周岁以上(凭身份证),或1.2米以上儿童凭票入场,其他儿童谢绝入场
本场演出开放一层坐席(不含池座)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晚报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