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在新疆无人区丢失三年的手机,最近跨越五千公里回到了广东主人手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两位徒步爱好者,纵贯与陈晵之间,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
2022年7月,纵贯与丈夫在乌孙古道徒步时不慎误入碎石坡,匆忙中将手机遗落在石缝中,他们反复寻找未果,最终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以为这部手机将永远留在那片荒原。
![]()
今年7月,深圳徒步爱好者陈晵在同一区域徒步时,意外发现了这部被风沙侵蚀了三年的手机,手机壳已经泛黄变形,但夹在手机壳里的门禁卡依然完好无损,正是这张印着惠州某小区名称的门禁卡,为后续的物归原主提供了关键线索。
回到深圳后,陈晵尝试了各种方法寻找失主,他给手机充电,检查电话卡,却都没能获得有效的联系方式,那张门禁卡成了唯一的希望。
![]()
机缘巧合之下,今年11月陈晵因购房定居惠州,惊讶地发现失主所在的小区距离自己的新家只有四公里,在物业的帮助下,他最终联系上了失主纵贯。
验证过程中纵贯准确说出了手机壳的颜色、挂绳特征等细节,双方确认无误,而这部经历了三年风吹日晒的手机,在充电后竟然还能正常开机。
![]()
三位当事人当晚就相约见面,纵贯夫妇捧着失而复得的手机,激动地翻看里面的照片,那些珍贵的徒步记忆瞬间涌上心头,这部手机不仅记录着他们曾经的旅程,更成为了连接两位素不相识的徒步爱好者之间的特殊纽带。
这个故事在网络上引发了关于户外安全的讨论,有经验的山友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在电子设备中存放写有联系方式的纸条,或者使用防水标签留下应急信息,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能在意外发生时大大提高物品找回的几率。
![]()
与此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户外爱好者提供了新的保障,一些手机品牌推出的离线定位功能,即使在完全没有信号的区域,也能记录设备的最后位置,为寻找失物提供了更多可能。
不过这个故事最动人的,还是陈晵那份坚持物归原主的善意,从新疆到广东,他随身携带着这部手机辗转多地,最终完成了这场跨越时空的传递,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种不计回报的热忱显得格外珍贵。
![]()
在户外运动圈子里,互帮互助一直是优良传统,这个温暖的故事再次印证了这一点,无论是随手捡拾垃圾,还是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每一个细微的善举都在构筑着更加美好的户外环境。
了解了事情之后,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概率比中彩票还低!新疆无人区捡到手机还能物归原主,简直是现实版《失孤》。”
“给这个小伙子点赞!现在这样的人太少了,要是我可能就放弃寻找了。”
“门禁卡立功了!建议大家都给手机壳里塞张联系方式纸条。”
“三年还能开机?这是什么牌子的手机?建议品牌方赶紧来找他们做代言。”
“缘分太奇妙了!居然最后住到同一个城市,还离得这么近。”
“作为徒步爱好者想说,乌孙古道真的很难走,能在那里找回手机堪称奇迹。”
“物业也很负责啊,现在很多小区根本不会管这种闲事。”
“看到最后他们一起吃饭成了朋友,突然觉得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各位读者在旅途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温暖时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故事,让这份善意持续传递,温暖更多人。
信源:红星新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