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任何人、任何事
当你要发脾气时
当你情绪不稳定时
你要告诉自己
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你的想法不能要求别人都能相同
学会心平气和,调和情绪
只有保持平易恬淡的心态
才能保持拥有一颗处事不乱的心
![]()
冷静思考 解决问题
处于大起大落的情绪压力下,不宜做任何决定。因为在愤怒、暴躁等极端的情绪下,我们无法看清现实,说出的话欠缺考虑,甚至无法做出周全的决定。
因此,只有自己的心冷静下来,才能理性思考,解决问题,用柔软善意的语言跟他人交流,给对方带去慰藉和力量。一颗平静的心不会受到喜怒无常的影响,所做的决定将会更加客观,更臻于完善。
静观自己 观己忘我
举棋不定的心情显示出心灵的状态,在反复无常的变化当中,“自我”仅是个幻想。仔细观察快乐、悲伤、生气时候的“我”,将会发现没有一个永恒的“我”,只是一连串的身心状态,如潮起潮落。
假如我们意识到真实的自我并不存在,所有的情绪,无论好坏只不过是通达恬静与和谐的阻碍罢了。理解这点便能驾驭情绪,为情绪转换频道,发现生活的美好。
![]()
与人为善 同感喜悦
因为有个永恒的“自我”,而显得过于重视自己,时常认为自己的需要比任何人来的重要。
这时候我们需要提醒自己“与人为善”。佛法中经常劝诫世人,要与人为善,要为人善良。善,是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心念以及行为的流露。
《无量寿经》卷上:“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利他是大乘佛教行菩萨道,普度一切众生的特征。
《大乘四法经》云:“世间明慧者,应发菩提心。”世上有智慧的人,应该发起利他的菩提心。一念的善心,可以消除很多的罪业;一念的慈悲,能够增加很多的功德,种下善因,将收获善果。
正如一行禅师所说:“情绪只是情绪,它来了,停留一会儿便走了,生命里还有其他值得珍惜的事物。”
真实的生活悲喜交加、跌宕起伏,保持情绪的稳定、柔软,怀揣着感恩的人们,总能见到自带暖意的段落。
![]()
情绪稳定 越来越顺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一个人的欲望多了,痛苦也就多了,在他与世界的交集增多时,争执和分歧也随之而来。
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满足了这个,却还想要那个,最终被欲望所控制,沦为了它的“奴隶”。
有言道:家有广厦千万间,睡觉只需三尺宽;家有良田万万顷,一日只能吃三餐。那些情绪稳定的人,一般都活得简单,他们并不是“无欲无求”,而是懂得“知足常乐”。
这样的人,抛去杂念,真正投入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知足常乐,过好自己当下的每一天。这样的人,举手投足,散发着从容又沉稳的气质。活在当下,破除我执,情绪稳定,一切越来越顺。
![]()
声明:图、文、音乐来源网络转载,版权属原创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