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中国消费名品全国行(贵州站)暨“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推广活动在茅台大酒店启幕。
![]()
作为国家工信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中唯一的酒类区域品牌,“赤水河谷·中国酱香”借此次盛会,搭建起政府、企业、行业、媒体深度联动的交流平台,以“预热对接—成果展示—品牌发布—专题对话”四大板块为核心载体,全力推动贵州酱香白酒产业从“产能优势”向“品牌势能”跨越,为全国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茅台、习酒等多家骨干企业深度参与,共同奏响酱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为擦亮“赤水河谷·中国酱香”这张产业名片注入强劲动能。
![]()
1
1
以国家战略为引领,
夯实产业名片“定盘星”
此次活动的举办,恰逢国家对酿酒产业定位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关键节点,为“赤水河谷·中国酱香”产业名片的擦亮提供了顶层设计支撑。2025年4月,“赤水河谷·中国酱香”成功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成为唯一酒类区域品牌;10月,工信部《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6-2030年)(征求意见稿)》首次将酿酒与丝绸、茶叶、瓷器等传统优势产业并列纳入“历史经典产业”范畴。
![]()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敖鸿在致辞中表示,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指出,赤水河流域是酱香型白酒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赋予贵州建设全国重要白酒生产基地的战略任务。2025年4月,“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区域品牌,茅台、习酒分别入选历史经典和时代优品,是单一产业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共同上榜的唯一省份。由此可见,“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不仅是“省之大计”,也是“国之大者”,既是对酱香白酒文化价值与产业地位的认可,更赋予“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
![]()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映昆从产业名片核心价值出发,表示“赤水河谷・中国酱香”这张产业名片,一端紧连着核心产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另一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脉与城市发展愿景,是区域工业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双重彰显。
![]()
中国历史学家、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纪连海则从产业本质层面,阐释了酿酒入选历史经典产业的核心逻辑:“千年酿造史的历史传承、非遗技艺的传统工艺、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让中国酒在当代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活力。这一认定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为未来产业升级提供了政策与资源支持,确保传统产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
1
2
以企业矩阵与公约为支撑,
筑牢产业名片“压舱石”
如果说政策是擦亮产业名片的“风向标”,那么企业协同与行业自律就是产业名片行稳致远的“压舱石”。
![]()
会上,省有关部门及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共同启动“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首批企业矩阵”,茅台、习酒、珍酒、国台、小糊涂仙、钓鱼台酒业、金沙、酣客君丰、仁怀酱香酒、衡昌烧坊、国威酒业、夜郎古、贵州酒中酒、黔酒股份、荷花酒业、贵州茅泉酒业、无忧酒业、贵州安酒、君台厚酱酒、怀庄、文中酒业、贵州贵酒、远明老酒、京华酒业、金酱、贵州李兴发酒业、北街酒厂、波波匠、真工等企业成功入选。这一矩阵涵盖了从龙头领军企业到创新新锐品牌的完整梯队,形成了“龙头引领、梯队协同、全域发展”的产业格局,为“赤水河谷·中国酱香”产业名片注入了多元且强劲的发展力量。
![]()
与此同时,为守护产业名片的核心价值,遵义市、毕节市人民政府携手产区内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制定发布《“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公约》。公约从敬畏自然,珍爱产区;传承工艺,精益求精;严格管控,确保质量;真实标注、合法竞争;绿色生产,低碳发展;强化自律,共谋发展六大维度,为区域品牌发展划定“红线”与“底线”。
![]()
作为分别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历史经典类与时代优品类的代表企业,茅台与习酒的实践为产业协同擦亮名片提供了生动样本。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华提出企业发展的“五点实践”:以传承为根,让“文化基因”成为薪火相传的精神内核;以品质为魂,让“消费信赖”成为行稳致远的发展基石;以生态为基,让“绿水青山”成为永续发展的生态底色;以创新为翼,让“转型升级”成为奋进新程的动力引擎;以开放为桥,让“赤水河谷·中国酱香”成为香飘世界的亮丽名片。
![]()
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地强则以“五品”脉络,诠释了企业发展路径:“品润赤河”,以敬畏“护”源头;“品酌时光”,以匠心“磨”品质;“品暖天下”,以文化“传”温度;“品新致远”,以数字“赋”新能;“品聚合力”,以共荣“拓”未来。
两大龙头企业的实践,不仅彰显了骨干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更为矩阵内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方向,推动产业力量向聚合化、高品质方向迈进。
1
3
以文化赋能与消费创新为路径,
激活产业名片“新动能”
当前,中国酒业正处在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消费理性化、品质化、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价值升级进一步擦亮“赤水河谷·中国酱香”产业名片,成为此次活动的核心议题之一。
![]()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提出的“四个转变”颇具启发意义,为产业名片的价值跃迁指明了路径:一是从“引导消费”到“消费引导”;二是从“酒找钱”到“酒找人”;三是从“产区品牌”到“品牌产区”;四是从“品牌输出”到“价值共鸣”。
![]()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则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强调,将酿酒确定为历史经典产业,不仅是肯定它的历史地位,更是赋能当下和未来的发展。酒业一定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以敬畏的态度塑造真实的经典,以更高的文化素养提升品牌内涵,以更高的文化审美引领消费潮流。
![]()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在视频致辞中进一步指出:“‘赤水河谷・中国酱香’不仅是推广一款产品,更是传播一种文化,弘扬一种精神。要深入挖掘酱香白酒的文化内涵,讲好其背后的自然故事、工艺故事、人文故事,让消费者在品味美酒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为深入探索价值升级路径,活动现场围绕“依托区域品牌培育名品精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典产业高地”“让中国酒文化有效触达消费者”“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多元消费场景”四大对话主题,由CCTV-1《大国品牌》栏目组、人民网、资深媒体人等携手当地政府领导,珍酒、国台、金沙、钓鱼台、小糊涂仙、董酒、仁怀酱酒等企业负责人,以及美团、淘天集团、京东等电商平台酒行业负责人,展开多场专题对话。
![]()
对话嘉宾普遍认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典产业高地,擦亮“赤水河谷·中国酱香”产业名片,不仅需要提升产量规模,更要实现标准、品牌、文化和生态的全面领先,同时,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消费场景,将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的重要载体,为产业名片注入更多年轻活力与创新动能。
从政策赋能夯实基础,到产业聚合筑牢支撑,再到价值跃迁激活动能,“赤水河谷·中国酱香”区域品牌推广活动的举办,不仅是一次品牌展示,更是一场产业生态的重构与价值理念的革新。如今,贵州酱香白酒产区正以多方合力共聚、传承与创新并举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持续擦亮“赤水河谷·中国酱香”这张承载着千年文脉与时代使命的产业名片,让其香飘全国、走向世界。
监制:冯亚伟 美编:阿姣
声明:
①酒说始终践行客观呈现、真实表达的新闻立场;
②酒说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及公众平台转载、分享,但务必在显著位置标明文章来源酒说!否则,酒说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