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清晨的露水尚未散尽,集市已迎来熙熙攘攘的人流。商贩的吆喝声、购物者的交谈声与运输工具的声响相互交织,构成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市井图景。
在淮北市相山区东街道“赶集吧”集市入口的开阔区域,数张折叠桌拼接而成的接待台上“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红色展牌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人大代表正在热情地接待群众。
“你好,我有问题想反映!”从事蔬果经营的李大姐来到接待点,她的围裙上还沾着新鲜的泥土:“立交桥东侧的土路存在多处坑洼,雨天不仅影响通行,摊位摆放也难以稳固,能不能给修修?”代表们详细记录了她的诉求,并表示一定把她的问题传递给有关部门,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了核查。
赶集的居民们也被接待点的活动吸引。家住附近小区的王大叔提着采购的蔬菜,来到台前说道:“同志,八号桥的菜市场目前没有明确的停车区域,我们买菜时只能将电动车停靠在路边,既影响交通通行,也存在安全隐患,能不能给规划个专门的停车区域。”他的话音刚落,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家长也随声附和,代表们一边耐心倾听群众诉求,一边将各类意见分门别类记录在册。
与室内接待相比,集市上的接待活动更具广泛性和互动性,群众参与的热情也更加高涨。截至本次接待活动结束,代表们共接待选民30余人次,收集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管理、民生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各类诉求与建议13条。相山区东街道人大工委将代表们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汇总,按照“分类办理、限时反馈”的原则,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转办,后续还将办理情况列入监督计划,持续跟踪督办。
这种依托“赶集”活动开展的户外接待形式,打破了传统接待模式的空间限制,让人大代表能够更直接地接触群众、了解民情,既拓宽了选民诉求表达渠道,也增强了代表履职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让民主实践真正融入居民生活的烟火气中。(邹晨光 李茹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