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蔚县财神庙街、鼓楼后街及公道巷3片历史文化街区凭借“非遗活化+功能织补”的创新保护利用策略成功入选。
蔚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古城资源和深厚的非遗底蕴,3片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当地数百年的民俗风情与建筑艺术。此前,街区面临建筑老化、功能衰退、遗产价值难以充分释放等共性难题。为此,蔚县跳出“单纯修缮”的传统思路,探索出“非遗活化+功能织补” 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实现文化保护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在“非遗活化”方面,蔚县以国家级非遗项目蔚县剪纸为核心引擎,在修缮后的历史建筑中打造了一批特色业态。剪纸工坊里,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展示技艺;民俗展演馆内,传统歌舞、手工技艺展示轮番上演,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功能织补”则聚焦街区实际需求,开展全方位提升工程。集中整治鼓楼后街、牌楼南北街等街道两侧临街建筑,对25处历史建筑的砖木构件修复、内部空间进行改造,让老院落焕发新活力。对街区的强弱电改造、给排水管网铺设、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提升街区承载能力,逐步完善口袋公园、小型广场、智慧监控系统等配套设施,提升街区建筑风貌。
蔚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入选的经验做法,核心在于构建了“文化保护——业态培育——文旅增收——反哺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这一模式,不仅让历史街区“活起来”,更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赢。
(韩文涛 蔺媛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