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汉献帝把兵权交给这3名将,董卓曹操不敢挟持撒野,更没魏蜀吴三国。
东汉末年,缺乏名将猛将吗?说缺也缺,说不缺也不缺。哪怕到了朝代末年,名将也一直存在,只不过这个名将会不会被当下的皇帝重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或者说,这个名将能不能掌管到朝廷的兵权是个未知数。兵权到不了死忠手里,才是朝代灭亡的根源。
![]()
汉献帝时期,照样存在着三个东汉名将,包括皇甫嵩、朱儁和卢植。你看看黄巾起义是谁去平定的就懂了,就是他们仨,真的到国家需要的时候,还得是死忠站出来。《后汉书》记载:于是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儁,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皇甫嵩、朱儁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
《后汉书》还记载: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四府举卢植,拜北中郎将,持节,以护乌桓中郎将宗员副,将北军五校士,发天下诸郡兵征之。当时皇甫嵩是左中郎将,朱儁是右中郎将,卢植是北中郎将,三个人手里都有实权,基本都掌握着2万以上的朝廷部队。关键,这三名将发挥得都不错,平定黄巾军的战役他们都功不可没。
![]()
可惜当时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都还小,朝廷的大权力最终还是掌握在外戚跟宦官的手里。这就导致了,黄巾起义固然平定了,朝廷的大部分兵权还是不在皇甫嵩、朱儁和卢植3个名将的手里,还是落到了外戚何进、十常侍等宦官的手里,根已经稀巴烂了,忠臣良将又何来报国之门呢?
皇甫嵩被贬到长安。《后汉书》记载: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皇甫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皇甫嵩被宦官张让搞了一手,贬官离开了京城。
朱儁被调往了河内郡做太守。《后汉书》记载:张燕后渐寇河内郡,逼近京师,于是出朱儁为河内郡太守,将家兵击却之。关键是,就给了朱儁一点家兵,让朱儁带着家兵去打黑山军首领张燕。
![]()
卢植更没话语权了。《后汉书》记载:帝崩,大将军何进谋诛中官,乃召并州牧董卓,以惧太后。卢植知董卓凶悍难制,必生后患,固止之。何进不从。卢植一直劝说何进,不要招董卓入京,何进死活不听。结果何进被宦官刺杀,董卓开启了挟持天子的乱政历史。
还是汉少帝、汉献帝太小了,还有就是外戚大将军何进太蠢了,但凡皇甫嵩、朱儁和卢植3个名将,都被大将军何进重用的话,董卓、曹操根本不敢挟持撒野,更没魏蜀吴三国。皇帝小,何进蠢,是东汉灭亡的直接原因,也是引发三国乱世的祸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