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已过花甲之年,很多记忆逐步褪去。唯独对祖母,记忆犹新。因为祖母是父亲的家教,是我的启蒙老师。
很多人知道祖母嫁祖父,亲上亲,殊不知当年曾祖父找到祖母家的钱庄,两家还不认识,且门不当户不对。祖母家的钱庄已经40年,祖父家还是穷光蛋。
那时候的钱庄,是个信息云集的地方。钱庄长大的祖母,虽为女儿身,心智胜过当时的读书人。
祖母出嫁,锣鼓鞭炮大花轿,鸡鸭鱼肉十几桌。祖母绫罗绸缎穿金戴银,三寸金莲踏入家门。
新婚祖母不做家务不干农活,生下父亲后开始洗衣做饭,后来帮长工缝补衣裤,针线活无人能比。
祖母酷似红楼梦里的老太太,想必年轻时一定是大美人,但那时候吸引眼球的是她的三寸金莲。可晚年的祖母,对三寸金莲痛心疾首,细细数落。
祖母还有个重要的事务,陪伴祖父读书写字。祖母听祖父背书,祖父没背熟,祖母就记住。我的童年,祖母给我讲《三字经》,其他《四书》《五经》我没兴趣。祖母讲舞台京戏《董永和七仙女》,我听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要她讲鬼神故事,越听越怕,越怕越想听……真正启蒙我的,是祖母的“反动言论”。
最重要的反动言论是: 承认剥削,但压迫人的是曾祖父,祖父没有压迫谁,贫富会变——啥叫阶级?祖母的反动言论,害祖父不浅,却影响我至深。革命干部又说“地主婆想复辟”,祖母回应: 新社会有电灯,没穷富没眼红,没大烟嫖赌,尤其女儿不裹足。谁想复辟?革命干部说祖母不老实还诡辩,祖母背地说革命干部不道德还愚蠢。
祖父叫祖母不要瞎说,祖母也知道瞎说害祖父,可就是把持不住。
祖母跟曾祖母的婆媳关系,解放前相安无事,解放后经常论战。曾祖母说祖母祸从口出,祖母说曾祖母自作聪明。
曾祖母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祖母说未必。改开后的父亲率先脱贫而没有致富,我读了书却不想做官。被祖母言中。
“地主藏着变天账,等着台湾蒋介石”,曾祖母说鬼信。祖母说,富人不信穷人信,富人跳进黄河洗不清。台湾人民没饭吃,反攻大陆怎可能?
有个小富农信了,被斗不轻也不死心。望眼欲穿,苦苦等到两岸三通。小富农去了台湾,想问个究竟。台湾人民告诉他: 老蒋是没用,可您老也太天真。贫富争斗哪都有,为何拉上蒋某人?一朝君子一朝臣,您老只是小富农。
祖母听了开怀大笑。
改开后的小富农,儿孙满堂,率先富裕。可他就是忘不了祖上一亩三分地。儿女说他不会享福,脑子有问题。
小富农被批斗从不吭声。他去台湾,有人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当初老实是装的”。祖母说,几十年怎么装?现在富裕是运气,祖上基业是血汗、命根子。
曾祖母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祖母说“君子不是普通人”。
阶级仇不如民族恨,现在有人说,恨日本为何不恨满清?要是祖母能活到现在,一定会参与讨论。
祖母还说,贫富都是人,争来斗去有么用?手足相残自古有,“畜牲不如”是事实,不是骂人;说轻了不在意,说重了不高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郞……还有很多,大都是说给父亲。我是旁听,记住不多,理解更少。等到完全理解时,才发现自己也上了年纪!
祖母的金银首饰有不少,都被抄家拿走。祖母开始不服,后来劝自己: 金银首饰留着也没用。但革命干部认为祖母会不甘心,一定有私藏,收了一遍又一遍,逼得祖母不老实。实际上,家庭成员也觉得祖母会私藏一点。一直到祖母90岁过世,大家庭还有人仔细检查祖母的遗物。
祖母的遗物,不过几件旧衣服。金银财宝,哪里藏得住?
祖母有三儿两女,但一直跟父亲。父亲是个大孝子,母亲对祖母百依百顺。问题是我而立之年才成家,第二年女儿出生,父母要帮我带娃。祖母去了二叔家。
在二叔家过了半年,二叔二婶常吵架。祖母又去了三叔家,结果更糟糕,三婶直接开打。
父辈的事,我从不介入。可看着被打得鼻青脸肿的祖母,我破例建议父亲: 四世同堂——接祖母跟我们住。
出人意料,父亲没表态,而接受了姑姑姑父的建议。于是,88岁的祖母在姑姑姑父家,度过了最后两年时光。要是不去两个叔叔家,祖母的寿命会更长。
祖母应该更长寿,每个人长寿的意义不一样。
2025年11月19日于武汉
![]()
汪光亮
【作者简介】汪光亮,男,1963年生,籍贯湖北武汉,出生东西湖,农业技术国家干部,现非农灵活退休。关注社会历史(家史)人生人性。个性签名:始于困惑,终于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