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东方卫视出品的
《听,谁在唱歌》
在惠州海边的收官音乐会中温情落幕。
以即兴创作破局
重塑音乐综艺表达范式

![]()
节目《听,谁在唱歌》以“采风+即兴创作”为核心模式,打破传统音综的创作壁垒,将音乐生产从封闭录音棚移至鲜活的山河大地,让每一次创作都成为与土地、文化、人群的真实相遇。这档历时 85天的节目,集结27位寻乐人,跨越5座城市,打造37个舞台。从大凉山火把节的彝族高腔,到呼伦贝尔草原的呼麦长调,从阿勒泰转场路上的灵感迸发,到惠州疍家渔歌的跨界改编,寻乐团用跨地域、跨族群的深度体验,完成了一场场流行旋律与地方文化的真诚对话。
多维数据印证传播力
即兴模式释放强吸引力

![]()
整季《听,谁在唱歌》凭借独特的即兴创作内容,在传播层面收获亮眼成绩。CSM全媒体累计触达26.86亿人次,累计收看总时长近84亿分钟,小屏用户占比超68%;CVB整季平均收视0.213%,位居周日黄金档第一、东方卫视年度综艺第二,CSM35/71双网平均收视超1.1%,12期稳居周日榜首。年轻受众表现突出,44 岁以下观众占比超 55%,彰显对新生代的强大吸引力。
网络端热度持续攀升,全网曝光量达24亿,斩获712个热搜,,短视频播放量近5亿。节目在蓝鹰融合影响力、猫眼电视综艺等多榜单登顶,小红书 “音乐采风路书” 活动吸引 30 万用户参与,浏览量破 3500 万。内蒙古站《故乡》播放量破千万成现象级作品,更带动大凉山、阿勒泰等拍摄地文旅搜索量显著提升,让即兴创作的影响力从屏幕延伸至文化传播与文旅融合的实景之中。
从灵感到作品
以专业创作彰显媒体价值

![]()
节目发起人于适的音乐旅程,是即兴创作赋能成长的生动实践。从阿勒泰转场途中敏锐捕捉《一直在路上》的旋律动机,到彭水阿依河畔将浮于水面的灵感深化为《乘船》的完整表达,他在山河之间的每一步,都印证着“从生活寻找创作之根”这一理念的真实可感,每一次即兴都展现着从探索到成熟的蜕变。胡海泉以他深厚的音乐素养成为团队的“定音锤”,莫西子诗始终以赤子之心守护着作品的文化根脉,音乐总监刘凤瑶则将每一次灵光闪现编织成动人的音乐篇章。“寻乐团”以各自的专长与热忱,共同构筑了一个让音乐回归本真的创作场域,也让观众看到:真正的创作,从来都是扎根于土地,发芽于心灵。
《听,谁在唱歌》的探索,为音综市场注入了久违的清新之风。它以山河为卷,以生活为笔,谱写一首首饱含情感温度的大地之歌。同时,也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鲜活样本:音乐的创作不必总是困于棚内,音综的表达也不必总是囿于竞技。当我们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片辽阔的天地,投向那些在田野间、在篝火旁、在浪花里传唱了千年的歌谣时,我们会发现,音乐最本真的力量,始终“在路上”。而这场关于聆听与寻找的旅程,无疑值得更长久的期待与回响。
这里是上海,这里是东方卫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