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家的那栋房子,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如今新规出台,返乡落户与宅基地继承的路径更加清晰,但仍有一些关键限制需要注意。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返回农村发展的可能性。2025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正式生效,为原农村户籍人员开辟了“返乡落户”通道。
![]()
与此同时,宅基地继承政策也愈加明确。这些新规为渴望回归田园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也设定了一些明确的界限。
01 返乡落户新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为四类人群打开了返乡落户的大门-1-4。
因升学迁出的大学生,毕业后未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可申请将户口迁回农村,但需提供未就业证明。
夫妻有一方为农村户口,非农户口的一方可以提供结婚证、配偶农村户口证明,且在村内有宅基地或承包地的情况下申请迁回。
原籍仍有宅基地的进城农民,只要宅基地房屋未倒塌,并且获得三分之二村民同意(需签字表决),也可以申请迁回户口。
退伍军人享受最宽松的政策,服役期间户口迁出,退役后可凭退伍证直接回迁,堪称“无条件回迁”。
![]()
02 被排除在外的三类子女
尽管新规为许多人提供了返乡机会,但仍有三类子女被明确排除在外:
第一类是已享受国家财政供养的人员,如机关、事业、军转干部等在编在岗和离退休公职人员。公务员(不包括聘任制公务员)也在排除之列。
第二类是在国有、私有、外资、中外合资大型企业固定工作,享受社保、医保等条件的城镇户籍人口。
![]()
第三类是在城镇有稳定职业和收入来源,已享受城镇居民待遇的人群。这一限制旨在确保只有真正有意愿、有需要回归农村生活的人才能申请。
03 宅基地继承的条件与限制
关于城镇户籍子女继承农村宅基地的问题,政策同样有明确规定。
继承条件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根据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的明确答复,按照“房地一体”原则,继承人继承取得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
![]()
关键点在于:宅基地不能被单独继承。只有在宅基地上建有房屋,城镇户籍的子女才能通过对农房的继承,一并获得宅基地使用权。
继承限制
继承后的宅基地使用权有着严格的使用限制。城镇户籍子女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后,不得对房屋进行翻建、扩建或改建。
除非在房屋坍塌或拆除后两年内经批准重新建房,否则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收回土地使用权。
如果城镇户籍子女未经批准直接在原宅基地上重建房屋,新建的房屋会被认定为违法建筑,面临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甚至拆除的后果。
![]()
04 农村权益的保障与限制
对于成功将户口迁回农村的人员,可以重新获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享受与其他村民同样的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依法申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参与分配集体收益、集体土地被征收征用时参与分配土地补偿费等。
![]()
然而,政策也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宅基地买卖。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和宅基地,同时禁止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农村宅基地也不能出售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员,否则买卖合同无效。
05 政策背后的深层考量
这一系列政策背后,体现了国家对于农村发展的深层考量。户籍回流政策不是简单的“返乡潮”,而是精准引导人才、资金、技术流向农村的重要举措。
对三类子女返乡的限制,是为了防止套利行为,保障政策资源真正用于有意愿、有需要扎根农村的人群。
![]()
而宅基地继承规则的明确,则是在保障公民合法财产权利与防止农村土地资源被无序占用之间寻求平衡。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乡村的振兴需要新鲜血液,也需要守住底线。无论是返乡落户的通道,还是宅基地继承的规定,都不是盲目开口子,而是有精准门槛的调节。
你,是否在符合条件的行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