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国财长访华聚焦贸易合作,默茨扬言禁用中国 6G 设备及组件

0
分享至

德国政府一边为窜访的“台独”分子沈伯洋提供政治舞台,另一边却派出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于11月16日飞抵北京,急切寻求中方在稀土供应问题上的“网开一面”。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双簧,暴露出柏林在对华政策上日益撕裂的困境。



克林拜尔此行作为默茨政府首位访华的部长级官员,肩负着为德国总理后续访华铺路的使命。根据德国财政部披露的信息,德方最迫切的诉求是希望中方放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中国近期加强对关键稀土出口的审核力度,直接冲击了德国汽车、芯片等支柱产业的供应链。克林拜尔随身带着一众德国银行和保险公司高管,表面上是参加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实则想为德国企业争取更稳定的稀土供应渠道。

柏林这种“既要打压中国科技企业,又指望中国保障关键原材料”的思维,暴露出欧洲某些政客对全球产业链的认知错位。就在克林拜尔登机前,德国总理默茨还在公开场合宣称,将在6G网络建设中全面排除中国供应商,甚至扬言要替换现有5G网络中的中国组件。这种跟风美国“去风险”政策的表态,与财长访华寻求合作的举动形成尖锐对比。

德国内部对华政策的割裂,折射出联合政府面临的政治危机。默茨政府自上任以来,未能兑现重振经济的承诺,极右翼势力趁机崛起。最新民调显示,超过六成德国民众对联合政府执政表现不满。更致命的是,默茨所在的基民盟内部出现“青年叛乱”,18名年轻议员公开阻挠养老金改革法案。一旦这项关键立法失败,社民党可能退出联合政府,默茨政权将面临垮台风险。

克林拜尔此次访华成果丰硕,但难以掩盖中德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根据对话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双方在金融监管、绿色债券、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等领域达成27项共识。中方同意支持德国机构在华发行熊猫债,德方则欢迎中资银行参与当地大宗商品市场。这些成果凸显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诚意,然而德方在科技合作领域仍设置重重壁垒。



值得玩味的是,克林拜尔在启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强调:“德国不应该只是‘谈论中国’,而是要‘与中国对话’。” 这番表态与默茨的对华强硬言论形成微妙反差。有分析认为,这反映出德国财政部与总理府在对华政策上存在明显分歧。财政部更关注实体经济利益,而总理府则受制于国内政治压力,不得不展现对华强硬姿态。

在克林拜尔与中方高层共同主持财金对话的同一天,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正就沈伯洋窜访德国事件发表严正表态。发言人指出,“台独”分子已日暮西山、穷途末路,等待他们的将是正义的审判。柏林方面允许沈伯洋开展政治活动,却又希望在经济领域获得中方支持,这种政治投机行为注定难以得逞。

从更深层次看,德国对华政策矛盾源于其在国际格局中的定位困惑。作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德国深知中国市场的重要性。2024年中德贸易额超过2500亿欧元,中国连续第七年保持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但在美国压力下,柏林又试图在战略上与中国保持距离。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二元思维,导致其外交政策屡现精神分裂症状。

稀土争端只是中德经贸关系的一个缩影。中国目前掌握全球近90%的稀土精炼产能,而德国汽车产业所需的高性能磁体完全依赖稀土进口。倘若柏林执意在对华科技合作上设限,势必反噬自身产业竞争力。宝马、大众等德企高管近期频频发声,警告“脱钩断链”将造成灾难性后果。



有观察家指出,克林拜尔此行或将成为中德关系的试金石。如果德方不能在对华政策上保持连贯性,任何短期合作成果都可能被政治因素抵消。随着2026年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临近,默茨政府为转移国内矛盾,可能进一步炒作对华强硬议题。这种短视行为将严重损害两国互信。

纵观全局,德国财长此次访华凸显出欧洲国家在中美博弈间的艰难抉择。柏林若想真正解决稀土供应等战略性问题,就需要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建立平等互利的对话机制。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国家能通过“既要、又要”的投机策略获得长远发展。中德合作的未来,取决于德方能否摆脱外部干扰,形成独立自主的对华认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傲骨真心 incentive-icons
傲骨真心
一个有深度、有格局的作者
2124文章数 150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