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与北京之间的航班从未像今天这样引人注目。11月17日,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的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为新一届德国政府中首位访华的部长级官员。表面上,这是一场例行财金对话;实际上,却是一场充满政治博弈的外交大戏。
就在克林拜尔踏上中国土地的前三天,一个不和谐音从柏林传出——德国政府公然为“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敞开大门。这位被中国官方点名的分裂分子居然在德国公开叫嚣“不惧中国打压”,而德国方面对此未作任何限制。这种政治挑衅与克林拜尔的经济使命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德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严重分裂。
![]()
克林拜尔此行肩负着三重使命,每一项都透着德国的迫切需求。第一是金融市场准入,德国银行业巨头们紧随财长身后,眼巴巴指望着能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分得更大一杯羹。第二是稀土供应,中国刚刚加强的出口管制措施让德国汽车和芯片产业如坐针毡,没有稳定的稀土来源,德国的工业4.0战略将沦为笑谈。第三是乌克兰问题,默茨政府一边力主无限期军援乌克兰,一边却要求中国“下场”调停,这种自相矛盾的立场连德国媒体都感到尴尬。
耐人寻味的是克林拜尔出发前的表态:“德国不应该只是‘谈论中国’,而是要‘与中国对话’。”这句话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直接打脸了总理默茨的对华强硬路线。就在财长准备行装之际,默茨公然宣布德国6G建设将排除中国供应商,甚至扬言要替换现有5G网络中的中国组件。这种内阁成员间的公开对立,在德国外交史上实属罕见。
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的成果清单长达27项,从绿色金融到保险监管,从资本市场互联到反洗钱合作,覆盖面之广令人咋舌。德方特别欢迎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发挥作用——这一表态与默茨的“去中国化”言论形成绝妙讽刺。更有意思的是,德国财政部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克林拜尔的立场事先已与欧盟贸易官员协调一致。这说明什么?说明德国在欧盟框架下依然寻求务实合作,而非盲目追随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
德国政府内部的对华政策分裂并非偶然。默茨政府自上任以来,经济振兴承诺落空,基础设施重建进展缓慢,极右翼势力趁机崛起。最新民调显示,默茨支持率已跌至历史低点。更致命的是,党内18名青年保守派议员公开反叛,阻挠养老金改革计划。一旦这项关键法案流产,社民党可能退出联合政府,默茨政权将面临垮台风险。在这种国内政治危机背景下,克林拜尔的北京之行更像是默茨政府的救命稻草。
![]()
沈伯洋窜访德国事件为这场外交大戏增添了地缘政治张力。中国国台办发言人的回应斩钉截铁:“‘台独’分子已日暮西山、穷途末路。”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警告言犹在耳,德国政府却选择在这个敏感时刻为“台独”分子提供舞台。这种政治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中德互信,更暴露了德国外交战略的混乱无序。
克林拜尔面临的困境折射出整个德国的两难处境。一方面,德国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2024年中德贸易额超过2500亿欧元,中国连续第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另一方面,默茨政府受制于国内政治压力,不得不摆出对华强硬姿态。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既想保住经济利益,又要展现政治正确,结果却是两头不讨好。
德国财政部发言人强调,此次对话将就“贸易、大宗商品等问题”展开磋商。但明眼人都清楚,德方最迫切的需求是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的稀土管控措施直接掐住了德国高新技术的命脉。没有稀土,德国的电动汽车产业将寸步难行,工业转型计划将沦为纸上谈兵。这种供应链依赖关系,使克林拜尔在北京的谈判地位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强势。
观察德国内部政治动态会发现,克林拜尔此行还肩负着为默茨后续访华铺路的使命。但问题是,一个内部意见严重分裂的政府,拿什么与中国进行有效对话?默茨在6G问题上的鲁莽表态已经给中德技术合作蒙上阴影,而财长在北京的务实姿态又显得格格不入。这种政策分裂不仅削弱德国的外交信誉,更让欧洲企业对未来中德经贸关系充满疑虑。
德国选择党等极右翼势力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默茨政府的对华政策困境。明年1月多项新政即将生效,如果无法让民众感受到经济好转,州选举形势将对政府极为不利。默茨很可能步朔尔茨后尘,成为又一位短命总理。在这种背景下,克林拜尔的中国之行既是一次经济外交,更是一场政治豪赌。
从军事战略角度看,德国对华政策的内在矛盾反映了欧洲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俄乌冲突彻底改变了德国的地缘政治思维,迫使柏林在安全上更加依赖美国。但这种安全依赖又与经济利益产生直接冲突——德国无法承受与中国彻底脱钩的代价。于是我们看到一个分裂的德国: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这种走钢丝式的外交能维持多久,值得怀疑。
![]()
克林拜尔访华期间达成的27项共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方同意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合作,并探讨签署谅解备忘录。这意味着尽管政治层面风波不断,中德金融合作仍在深化。德国金融机构对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兴趣有增无减,这种经济理性显然超越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干扰。
德国政府为沈伯洋开绿灯的短视行为,暴露出某些欧洲政客仍在打“台湾牌”的侥幸心理。他们或许认为,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可以利用台湾问题向中国施压。但这种算计严重误判了中国在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底线。国台办的回应已经再清楚不过——任何支持“台独”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