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财政部长克林拜尔的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时,机翼投射的阴影恰好掠过跑道旁中德两国并列的旗帜。这一幕颇具象征意义——2025年11月17日,这位戴着细框眼镜、被德国媒体形容为“务实技术官僚”的副总理,成为默茨政府首位踏上中国土地的部长级官员。他此行肩负着三重使命:缓解中德贸易紧张关系、确保稀土供应链稳定、在乌克兰问题上争取中方支持。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克林拜尔准备与中方高层共同主持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的前三天,柏林刚刚为“台独”顽固分子沈伯洋敞开了政治舞台。
![]()
这种外交上的精神分裂并非偶然。仔细审视克林拜尔出发前德国政坛的连续动作,会发现一条清晰的双轨制对华策略正在运转。一方面,德国财政部发言人公开表示要“改善德国银行和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准入”,陪同部长访华的商业代表团里挤满了德意志银行、安联保险等金融巨头的高管;另一方面,总理默茨在慕尼黑一场科技论坛上宣布,德国6G网络建设将全面排除中国供应商,甚至考虑替换现有5G网络中的华为设备。这种近乎荒诞的矛盾行为,暴露出柏林决策层在应对中国问题时陷入了怎样的混乱与焦虑。
克林拜尔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谈判桌上摊开的文件,实际上是一份德国经济的“急诊清单”。首当其冲的就是稀土供应链危机。中国自8月起加强稀土出口许可证审核后,德国汽车制造商每生产一辆电动汽车就要多承担12%的原材料成本。大众汽车董事会最近算过一笔账:若稀土价格持续当前走势,他们在沃尔夫斯堡的新能源工厂到2026年可能面临产能削减。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德国制造业43%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渠道,这种依赖性使得柏林在贸易谈判时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金融市场的诉求同样迫切。尽管德方在联合声明中获得了“扩大双向市场开放”的承诺,但具体到德国保险公司在华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审批流程,仍存在大量隐形壁垒。中方在对话中同意探讨签署银行业保险业监管合作备忘录,这被欧洲银行业管理局视为突破性进展。不过有参会人士透露,谈判细节的拉锯战持续到深夜,德方团队甚至不得不三次修改有关跨境担保品管理的条款文本。
耐人寻味的是,克林拜尔此行还扮演着“政治救火队长”的角色。默茨联合政府当前的支持率已跌至29%,养老金改革法案在议会遭遇党内青年翼的集体反叛。18名基民盟年轻议员公开表示将投反对票,这可能导致社民党退出执政联盟。德国《明镜》周刊用“总理府的黄昏”来形容默茨的处境,而经济纾困成为挽救政治生命的最后稻草。也正因如此,德方在财金对话中特别强调“支持G20发挥国际经济合作主论坛作用”,试图通过多边框架缓解双边关系压力。
![]()
然而所有经济层面的合作努力,都被柏林同步进行的政治操弄蒙上阴影。当沈伯洋在柏林自由大学演讲厅兜售“台湾地位未定论”时,德国外交部并未依照惯例保持沉默,反而有官员以“学术自由”为由为其辩护。这种突破底线的行为,与克林拜尔在北京会谈时强调的“一个中国政策”形成尖锐对比。中国国台办用“日暮西山、穷途末路”八个字定性沈伯洋之流的表演,但德方放任挑衅举动的事实,揭示出其对华战略更深层的算计——既想获取经济实惠,又不愿放弃意识形态筹码。
这种两面手法在技术领域表现得更为露骨。默茨宣布排除中国6G设备的决定时,故意模糊了关键技术细节。诺基亚和爱立信目前所能提供的6G解决方案,至少要比华为晚上市18个月,且建设成本高出30%。德国电信内部评估报告指出,若要全面替换现有网络中的中国组件,至少需要投入34亿欧元和五年时间。柏林似乎低估了中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专利壁垒——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记录,华为和中兴持有的6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已达41%,这意味着即便德国强行去中国化,仍无法绕过专利授权费。
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最终达成的27项共识,表面上构建了从绿色金融到资本市场的全面合作框架。双方同意推动中欧国际交易所拓展A股指数衍生品,德方欢迎更多中资机构参与德国大宗商品交易。但在光鲜的联合声明背后,是中方在稀土出口问题上的寸步不让。接近谈判的消息人士透露,中方代表明确表示稀土管理政策关乎国家安全,不会因外部压力调整。这种坚定立场使得德方“确保关键原材料供应”的核心诉求基本落空。
德国工商大会当晚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了一个残酷现实:德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7%,但同期中国对德投资却下降22%。这种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决定了柏林在玩“两面派”游戏时的脆弱性。当克林拜尔团队在上海与德国商会成员举杯庆祝对话“成功”时,或许应该思考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为什么每次都是德国官员带着需求清单访华,而非相反?
地缘政治的天平正在倾斜。在乌克兰议题上,德方要求中方“发挥更大影响力”的呼吁没有得到实质性回应。中国外交部欧洲司负责人仅在会谈中重申了“劝和促谈”原则,这与德国期待的施压俄罗斯方案相距甚远。这种外交温差折射出双方国际战略的根本差异——中国坚持多极化世界秩序,而德国仍困守在美国主导的联盟体系内。
![]()
柏林对华政策的撕裂状态短期内难以弥合。财政部在筹备明年1月生效的新版《德国银行法》时,仍坚持对中资银行分行采取更严格监管。这种在技术层面卡脖子的行为,与克林拜尔倡导的金融合作精神背道而驰。或许正如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警示的:“永远不要同时挑衅你的医生和你的银行家。”当中国兼具这两种身份时,德国的摇摆战略终将反噬自身。
克林拜尔的专机从浦东机场起飞时,舷窗外已是暮色四合。这次访问在经济层面取得了标准化的联合声明,但在解决结构性矛盾方面几乎毫无建树。真正值得关注的后续发展,将是德国政府如何消化会谈成果——是继续在6G禁令和台湾问题上挑战底线,还是回归务实理性的对华交往传统。答案或许就在明年1月的德国州选举结果里,那时默茨政府可能已经为今天的矛盾付出政治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