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科技创业者还在谈论算法与代码时,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基础的领域——电力。近日,他在挪威完成两座小型水电站的收购,总装机容量达86兆瓦。这一动作与他此前在短视频中建议资本关注电力板块的观点不谋而合。孙宇晨曾直言:"算力消耗大量电力,未来可能面临电力短缺。"如今,他用实际行动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
押注电力赛道,布局实体经济
孙宇晨此次收购的挪威水电站,不是虚拟资产,而是实实在在的发电设施。这些水电站不仅能持续产生电力,还能带来稳定收益。这一投资举动透露出一个明确信号:这位以区块链闻名的创业者,正在将版图延伸至实体经济领域。
在过去一年里,孙宇晨的投资轨迹清晰地指向了能源与算力领域。他投入1亿美元推动AI与区块链技术融合,同时入股一家核能初创公司。这些看似分散的投资,实则都围绕着同一个核心:为数字经济发展夯实能源基础。
![]()
能源+算力,科技巨头的共同选择
孙宇晨对能源领域的关注,并非孤例。全球科技巨头们早已将清洁能源投资视为战略重点。微软、谷歌等公司近年来频频出手收购清洁能源项目,显示出行业领袖们对能源与算力协同发展的共识。
数据显示,AI算力中心的电力需求正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在这个背景下,孙宇晨选择水电这种清洁能源进行投资,既把握了市场机遇,也展现出对环境责任的担当。
作为波场TRON的创始人,孙宇晨对算力与能源的关系有着切身体会。波场TRON网络每天要处理数百万笔交易,这些交易的背后是持续不断的电力消耗。正是这种实践经验,让他比其他人更早意识到能源保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用实业支撑虚拟,以当下布局未来
孙宇晨曾经说过:"数字经济的根基在实体经济。"这次的水电站收购,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耗电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供应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投资水电站,孙宇晨不仅为自身的科技业务提供了能源保障,更向整个行业展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这种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做法,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认同。
![]()
从区块链到人工智能,从虚拟世界到实体经济,孙宇晨的投资版图正在不断扩展。但无论领域如何变化,其核心始终围绕着科技发展的底层需求。这次挪威水电站的收购,既是一次投资,更是一次行业示范——科技的未来,需要坚实的能源基础来支撑。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孙宇晨用实际行动提醒我们:算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能源的竞争。而他的这步棋,或许将为整个科技行业带来新的启发。
【推广】(免责声明:此文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章内容供读者参考,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