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外交部突然发布重磅提醒,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本以为这波官方警示会让赴日旅游降温,可还是有不少中国人在赴日路上。
![]()
从最新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外国游客超3165万人次,中国游客就占了748万,足足近四分之一,同比还涨了 42.7%。
日媒一开始疯狂吹,中国游客还是把日本当首选,可转头一看消费数据,瞬间笑不出来。
2024年中国游客人均购物11.9万日元,约 5800元人民币,2025年整体消费只比外国游客均值高一点,连澳大利亚游客人均38万日元,约1.86万元人民币的零头都赶不上。
![]()
仍有大批中国人赴日旅游
很多人看着748万的数字,觉得日本旅游还火得发烫,其实这背后全是“虚的”,游客结构早就变天了,而且这波游客里,不少人是“被迫出行”。
![]()
以前去日本的,大多是高收入、多次往返的“老玩家”,药妆店按箱囤,奢侈品店闭眼扫,一出手就是几万块,日本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但现在不一样了,赴日游客里以第一次出国的年轻人为主,主打一个“穷游”,住平价民宿、吃街边小吃,购物只买刚需,多一分钱都不花。
![]()
更关键的是,这波748万游客里,有不少人是赶在官方提醒前订的行程,部分人因为购票时间、行程日期不符合航司退改条件,或者怕损失全款,只能硬着头皮去。
更让人失望的是,日本旅游的“特色”越来越没特色了,不少游客以前觉得日本的美食就是好,现在滤镜碎了,发现也就那样。
![]()
除了这些,官方提醒的安全问题也让游客心里发慌,本来想好好玩,结果全程都在担心安全,太影响心情了。
![]()
看到这儿肯定有人问,官方都提醒“避免赴日”了,还有大量的中国人去?
答案很现实,不是想去,是没法退,一方面,航司的免费退改政策有明确限制,必须是11月15日前购买的机票,出行日期在11月15日到12月31日之间才行。
![]()
很多游客的机票是11月15号之后买的,或者出行日期在2026年,根本不符合退改条件。
另一方面,不少游客订的是低价套餐或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退订要扣高额手续费,甚至全额不退。
![]()
还有一部分是早就计划好的家庭游、蜜月游,涉及多人行程,改签、退票太麻烦,只能按原计划走。
日本旅游业慌了
如今中国游客的“理性消费”,已经让日本旅游业慌了神,更让日本政府坐不住的是,中国游客一旦真的减少,日本经济就要受重创。
![]()
如果未来一年访日中国游客大幅减少,日本全年实际GDP会拉低0.36个百分点,经济损失高达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11.6亿元。
其实日本旅游业的问题,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2024年,旅游消费占了日本出口的第二位,仅次于汽车,而中国游客一个国家就贡献了42.5%的消费。
但日本旅游业偏偏“想多挣钱又不想出力”,他们只想着靠中国游客赚高附加值的钱,却不愿意花心思改善基础设施。
![]()
更让人失望的是,在社会治安问题凸显、相关言论影响交流氛围的情况下,日本方面也没拿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反而让安全风险越来越高,这也是文旅部发布“避免赴日”提醒的核心原因。
现在的情况很明显,日本旅游的游客量看着光鲜,实则藏着巨大的危机,官方“避免赴日” 的提醒,加上游客消费砍半以及疯狂吐槽的反馈,已经给日本旅游业敲响了警钟。
![]()
中国游客已经越来越理性,不再为“日本”这个标签买单,而是更看重实际体验和安全保障。
毕竟,现在的游客有太多选择了,随便一个都能替代日本,更关键的是,官方的提醒不是说说而已,这背后是对中国公民安全的重视,如果日本方面不拿出实际行动改善,未来赴日游客只会越来越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