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母亲在家照顾孩子十二年,没有外出工作,女儿考上研究生后正高兴着,母亲开口就说以后妹妹归她管,女儿一听就崩溃了,她说自己从小被送到爷爷奶奶家生活,妹妹出生之后家里什么资源都给了妹妹,爸爸身体不太好,靠送外卖支撑这个家,每个月只给她一千块钱生活费,她自己一边打工一边拿奖学金才读到大学毕业,结果没等到一句感谢,反而要接过照顾妹妹的责任。
![]()
这事儿在网上闹得很大,有人批评女儿不知道感恩,也有人为她辩解,她不是反对妈妈做家务,而是觉得妈妈完全可以找点事做,比如去食堂打饭、当保洁,这些工作门槛不高,也不丢面子,可妈妈总是推说“不会”“怕难为情”“不敢试”,一直待在家里不动,女儿认为这不是牺牲,是在逃避,她读书这么多年,不是为了回家再当一个照顾家的人。
![]()
妈妈觉得在家里操持家务是理所应当的事,她认为姐姐照顾妹妹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女儿读书多就应该更明白事理、更多为别人着想,她没有意识到自己长时间不工作,已经和外面的世界有了距离,不是没有人可以帮她重新找份工作,而是她自己不敢走出这一步,她把女儿的独立看作自私行为,把女儿的抱怨当成忘恩负义的表现。
![]()
这个家的问题,不只是母女俩的事,爸爸一个人承担经济压力,女儿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妈妈却在家里守着屋子,这种分工在农村很常见,儿子要负责养老,长女要照顾弟妹,但现在时代变了,没有人规定姐姐必须让着妹妹,也没有人说妈妈一定要在家当全职保姆,很多地方其实有免费培训和灵活就业补贴,但这些政策基本没有考虑到长期在家的女性,她们被社会悄悄忽略了。
![]()
在云南、贵州、甘肃这些地方,留守家庭里的大女儿常常得一个人担起全家的责任,她要上学读书,要照顾弟弟妹妹,还得想办法挣钱补贴家用,这种默默支撑的角色,没人给她鼓励,也没人帮她分担,家里的事情都压在她身上,其他人却渐渐习惯依赖她,这不是真正的亲情,而是一种变相的索取,大女儿不是不愿意孝顺父母,而是实在承担不了这么多,她需要的不是夸奖,是公平对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