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结束后,我们到的第一个城市,就是萨格勒布。在那儿,我们租了一辆沃尔沃的SUV。
萨格勒布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很难形容。
其实它很美,可惜我们找错了地陪。
地陪是个塞尔维亚人,他们跟克罗地亚是世仇,于是,跟着他走,去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线路,错过了许多萨格勒布的美。
下一站的斯普利特,我们换了当地人马林,立刻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尽管这样,我还是有许多画面,可以与您分享。
![]()
我们的起始点,是火车站站前的托米斯拉夫国王广场。
广场始建于17世纪,正对着火车站,有一座巨大的青铜雕塑,那就是克罗地亚的开国大帝,托米斯拉夫国王。
![]()
国王身披斗篷,盔甲下露出八块腹肌,手持着十字架利剑,直指苍穹。
他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显得那么的不可一世。
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位大帝吗?
走在大街上,克罗地亚人给我的印象,是高大健壮,孔武有力的。
然而,他们民族那一千四百年的历史记载中,真正属于克罗地亚人的独立史,却只有两百多年。
更多的时候,留下的都是被外族侵略占领的记录。
一千多年来,侵略者更换得很频繁。
匈牙利人,威尼斯人,奥地利人,法国人,德国人。
这些不断更迭的统治者,让这个城市的面貌,变得模糊不堪。
就像走在上海的外滩,那些十里洋场的建筑,真的能代表中国的面貌吗?
萨格勒布也是。
沿着国王广场,老城区慢慢的延展出去,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留下的建筑,让这座城市,变成了另一个维也纳。
所以,托米斯拉夫国王的雕像,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是克罗地亚人对于这个国家独立,民族独立的一种渴望与象征。
![]()
从上空俯瞰下来,你会看到道路是成井字形的,沿着一个又一个的广场,两边都是非常精美的建筑,建筑大多数,都是明亮的暖色调。
有哥特式、巴洛克式、新艺术风格、新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等。
这些多元化的建筑风格,也正是一部国家被侵略的演变史。
幸运的是,后面的侵略者,并没有把之前那位留下的遗产,付之一炬。
国家大剧院也是一个地标建筑,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
它的门前广场上,有一口井,叫“生命之井”。
这是世界级的雕塑大师伊万.梅什特罗维奇先生的作品。
它就那么,不经意的“长”在广场前的地里。
一百多年了,那口井历经了岁月的洗礼,一战、二战、内战……各种战火在它的身边翻飞,硝烟弥漫、血肉横飞。
它就这么,静静的长在那里,一口碧绿的生命源泉,不染尘埃,清澈见底。
井的周围,十个裸体的人像,男女老幼,成双成对的,用各种方式来缠绕在一起,他们跪坐在那里,有的拥吻,有的紧闭双眼,他们形成了一个圆环,所有人的脸上,都没有一丝笑容。
![]()
唯有一位长者,凝视着古井里,自己苍老枯槁的身影。
![]()
从这口“生命之井”开始,我深深的爱上了梅什特罗维奇。
我不知道伊万先生想要表达的初衷。
但我看到了:一个人,在生命之井面前,走完了一生。
我们从懵懂无知、到恋爱长大、再到壮年打拼、最后谁都不可避免的,垂垂老去。
那口井水,就是你的内心,当你低下头、看下去……
你会不会看到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
你会不会看到一具,逐渐腐朽的肢体。
一把头发一张脸、一条腿、一颗心,一束灵魂。
慢慢的、肮脏龌龊、丑陋不堪。
深秋的叶子已经金黄,坠落的银杏叶找到了同伴,它们开始纠缠,织成了一张毯子。
鸽子们大剌剌的走在上面,随意的掀开毯子,寻觅着隐藏的食物。
就像开着一个又一个的盲盒,乐此不疲。
我看到了一个树洞。
我钻了进去。
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跟它说了。
因为我知道。
它,不会告发我。
这么一想,我又说多了两句。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