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11月17日,法语文学翻译家马振骋先生辞世,享年91岁。
![]()
消息传出后,业界人士和读者纷纷在网络上撰文悼念。学者陈子善写道:“振骋先生是著名法语文学翻译家,代表译作有《蒙田随笔全集》《小王子》等,2009年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犹记疫情前常到上海‘思南公馆’参加新书发布会和举行各种文学活动,振骋先生几乎每场必到,自始至终在座,有时还参与讨论。前辈学人风范,令人钦佩也。”有网友留言表示:“马振骋先生是翻译界的谦谦君子,永远活在读者心中。”
马振骋,1934年生于上海,法语文学翻译家,先后翻译了圣埃克苏佩里、波伏瓦、高乃依、纪德、蒙田等法国重要文学家的作品。著有散文集《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镜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残缺的法兰西》等。其《蒙田随笔全集》(全3卷)2009年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并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好书”。
![]()
马振骋早年从事法语教学,1981年发表首部译作《人的大地》。1994年,马振骋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退休,开始着手大量从事法语文学翻译工作。他翻译的《小王子》《蒙田全集》《窄门》《庆祝无意义》等,堪称法语文学的经典译本,影响了一代中国读者。
![]()
关于翻译,马振骋先生曾说:“我不忌讳欧化句、翻译腔调,但是努力避免与上下文格格不入的用法。拙劣的欧化句和翻译腔,是对原文的语法结构与词句含义不够理解,把单词堆在一起,叫人读了喘不过气,还不知所云。译文的句子要有节奏,要断句清晰。但我在翻译中只要不影响阅读与理解,总是尽量保持原文的表述与用语。”“关键看你对文本本身是否吃透,每次翻译原著我一般都要至少看五遍。”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马振骋先生是一位亲切、温厚的长者,一位富有学养的上海绅士。法语翻译家、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袁筱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道:“十几二十年前,马老七十多岁,他和宋老师的家住在肇嘉浜路上,是上海有名的文化客厅。客厅里总能看见很好的风景,宋老师会拿出她陪嫁的瓷器请我们喝咖啡和茶。他们对我们这些晚辈一直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去。”“现在想一想,在马老家里度过的那段时光,是非常享受,非常奢侈的。”
据悉,马振骋先生的遗体将捐献给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丧事一切从简。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黄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