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一名从业三十年的临床诊疗精神科医生,杨西宁主任观察到,大多数患者初诊时都充满焦虑与抑郁,他们常带着“感觉做什么都不管用”的绝望感走进诊室,对能否获助不抱希望。然而,在杨西宁主任的系统治疗下,绝大多数患者都真正获得了帮助。
杨西宁认为,治疗抑郁症没有单一的神奇疗法,找到最适合的方式需要时间。她指出,许多患者因对治疗过程缺乏正确预期,在未立即见效时会变得沮丧或焦虑,从而过早放弃心理治疗或停药。
因此,这也使得太多抑郁症患者感到迷茫。他们不仅承受着情绪上的黑暗,也对自身状况、治疗选择、如何结合药物与心理治疗以应对不同症状、以及康复之路是什么样子缺乏基本了解,这种无助感是令人痛心的。
杨西宁强调,抑郁症是隐形的健康杀手,其危害不亚于糖尿病、心脏病或癌症,更是全球致残的主因之一。然而现实中,很多求助者只会得到一些药,很少或根本没有解释他们的病情、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以及康复路上会发生什么。
“这就像出发去旅行,却不知道如何到达目的地。”杨西宁说,“每一位接受精神心理治疗的人,都理应得到一份康复路线图”。
![]()
本期内容对话工作30年精神科主任杨西宁,为我们揭开抑郁症不断爆发的神秘面纱:
1
为什么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过去的30年里,精神病学在治疗其主要生物学疾病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几年,感觉抑郁症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和社会竞争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有关。抑郁症跟外界环境的关系比精神分裂症要紧密得多。
当然,几乎所有的抑郁症都是可以治疗的,任何人都不应该感到绝望。有许多心理治疗策略可以与精神药理学结合使用,以提高其效果,还有大量可用于增强心理治疗效果的精神药物,为抑郁症患者点亮了康复的希望。
![]()
2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
这几年,比以前大幅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诊断标准变化了,过去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过于宽泛,对抑郁和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过于严格,很多心境障碍患者都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现在就给他们摘掉精分的帽子,回归为抑郁症;二是这几年抑郁症的发病率确实逐年上升,大概以10%的速度在增长。
![]()
1
抑郁症与“忧郁”有何不同?
很多人漫不经心地告诉朋友:“我很沮丧。”但暂时感到沮丧、情绪低落或无精打采与临床抑郁症不同。情境性抑郁是对最近的不愉快经历或暂时的孤独或不快乐感的反应。一般来说,这些感觉可以与朋友、家人或心理治疗师谈论,通过一些解决问题的技能、决心和创造力,它们是可以克服的。
而重度抑郁症是指一个人因忧郁、优柔寡断、疲劳、易怒或其他症状而困扰,以至于无法正常工作。他们的家庭、工作和与朋友的关系都受到了影响。在没有寻求帮助的情况下,他们的生活会走下坡路。只有当抑郁症得到治疗时,你才能解决潜在的失落和悲伤感。
![]()
总结就是:通过与杨西宁主任的对话,我们得知抑郁症不断爆发的复杂真相:它既是社会压力与快节奏生活的产物,也与诊断标准的科学演进密切相关。然而,贯穿三十年临床经验的核心结论是坚定而充满希望的:抑郁症绝非绝境,绝大多数都可以被成功治疗的。

1
2
3
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